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省博物馆举办《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特展》
2016-01-28 19:31:52
 

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

  人民网哈尔滨1月28日电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七十七——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特展》1月28日在省博物馆举行。继红小学的14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展览与活动。

  俑,即所谓的偶人,是中国古代墓葬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俑的出现大概是在商代晚期,到清代初年消亡绝迹,造像形式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嬗变扩展。本次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所展出的是于1964年在坝墧王家坟出土的彩绘十二生肖红陶人形猴俑,通高约31cm,着曹衣小式长袍,作拱手状,神态端庄肃穆,双目炯炯有神,衣纹线条流畅。在塑像制作上沿用传统手法,伸展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形体自然不矫饰,改变了以前生肖俑头大身小的比例。在造像艺术欣赏中还应注意“绘塑结合”中的绘,塑像各部分的质感体现多留在彩绘部分解决,唐代彩绘风格分为两个阶段,盛唐以前,塑像用色鲜艳华丽,对比强烈;到吐蕃时期敷色较清雅明快,一般不施晕染。

  隋唐俑按性质可分为四类:墓主人出行安排的仪仗俑;墓主人家居生活的僮仆俑;墓主人家财和六畜兴旺的动物俑。保护墓主人安全而设置的镇墓俑和压胜俑,十二生肖俑即属此类。

  生肖俑作为镇墓俑常见的表现内容,或源于中国传统的“地支”习俗或是道教衍生出的“六丁六甲”守护神,用以压胜、辟邪。我国商代已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汉代特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因为“十二地支”用以纪月、纪时辰,所以古人认为十二生肖可以确保每年、每月、每天、每时都百无禁忌。(焦洋、宋天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