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西安首创PPP模式立体停车场建设 有效缓解停车难
2016-01-18 11:02:56
 

  人民网西安1月18日电(李浩)停车难是近年来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从西安市停车办获悉,目前西安市共有235万辆机动车,每天新挂牌的机动车逼近2000辆。但注册车位总数只有47万个,每年因停车引发的违章约有50万个。为此,1月17日,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成立,将试点引入社会资本,率先在西安开展PPP模式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40万辆 车位供需矛盾突出

  “截至2015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40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已达180万辆,以西安800万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68辆,随着汽车的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西安市停车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黎文安在采访中表示。

  车辆数量在不停增长,停车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西安市停车设施建设起步较晚,根据统计,西安市已经建成车位仅有约50万个,其中配建车位仅有43.5万个,路内临时停车位2.9万个,公共停车位3.6万个。主城区停车位与机动车之比仅为0.25:1,相当于近四个车在争一个停车位,远低于国家相关规范1.15:1的标准。”黎文安说,自2002年实施建筑工程机动车配建停车位制度以来,13年间,西安市已建成配件车位仅有43.5万左右,这个数字与西安城市规模和城市开发总量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配建实际建成使用投入数量严重不足。

  收费低、标准落后 地下停车场利用率低于80%

  目前西安停车设施发展遇到哪些难题?“收费低、标准落后。”黎文安总结到,目前,社会经营性停车场管理还不到位,全市目前正式在物价局办理停车收费许可证的单位仅有520个,其中城六区330个,所有开发区加一起办理的单位仅190个。另外,西安市目前停车收费标准执行分区差别化:特定区停车位收费标准最高位6元/小时,一环以内4元/小时,一环与二环之间3元/小时,二环外最低2元/小时。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中心区的机动车出行,但是与成都、郑州等其他副省级大城市中心区每小时10元的收费相比,西安市的停车收费标准偏低。

  “很多公共停车设施处于混乱、灯光昏暗、空气污浊、指示不清的状态,某些地下停车场甚至被戏称为‘魔鬼坡’,存在着‘通道狭窄、坡度太陡、收费点在坡顶、弯度太大、上坡起步难’等一系列问题。”黎文安说,驾驶员素质也有待提高。乱停放现象目前在西安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根据调查,目前西安地下停车场大部分平均利用率不超过80%,而路边停车场使用率基本为100%。所有路内调查点的平均停车时间为191分钟,比路外调查点的平均停车时间176分钟还长。

  全国首家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落户杨凌

  1月17日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成立,其主要由停车设备供应公司、停车管理公司、停车软件开发公司等企业组成,目前已有42家会员单位。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小隆被选为西安市机动车停车行业协会会长。

  冯小隆介绍,2016年1月6日,全国首家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在陕西省杨凌康乐路开始试运营,可供248辆汽车同时停放。这是杨陵区市政局与该公司以PPP模式进行的合作。

  工程负责方说,所谓的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公司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一种合作关系。该立体停车场总投资为2000万元,占地3.5亩,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

  据了解,康乐路立体停车场共有6层,高12米,采用升降横移的方式停车。第一层可以停越野车或者长5米以上的车,二到六层可以停放5米以下,高度1米55,宽度1米85的车。 该停车场收费标准为:每日早晨8点至晚上8点为每小时2元,晚8点至次日早晨8点为每晚15元,包月停车为每月400元。

  了解一下:

  【什么是PP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广义定义: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改进和优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实现物有所值目标。(土地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狭义定义: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的一种基于合同之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分配风险,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率。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