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中国应买入美国股票,而不是美国国债。美国股市是可以信赖的替换物,美国企业收益强劲,他们也对新兴市场出售大量产品,即便美国股市从历史上看并不便宜,但相对债券却是更好的投资品。
NBD:我国的通胀及下半年的宏观政策会受什么影响?
谢国忠:中国政府在外部世界比较乱的时候,通常倾向于什么都不做,停在那里,一般不会采取比较大的举动。加息或有可能。中国在市场波动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举动,一般都在大家认为不错的时候进行。所以,加息会延后。延后并不代表不加息,因为市场的利息在上升。
至于通胀,中国的价格本来就比国外的高,国外对中国的影响,除了石油之外,其他比较小。中国的通胀主要还是内部因素引起的。
“QE”或不断继续 这将导致死亡
◎对话记者:胡健(以下简称NBD)
◎对话嘉宾:王建(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NBD:你如何看待“美债危机”?
王建:美债危机主要是美国媒体在大肆炒作,我认为,这其中有掩人耳目的嫌疑,美债危机背后暗藏的是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
从7月22日开始,美国股市收出八连阴,跌幅超过10%,这说明美国经济的内部机理已经出现了问题,这绝不是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就可以解决的。美国必须依靠以出售金融商品交换实物商品的方式,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
次贷危机的爆发,严重削弱了金融商品生产金融泡沫的能力,但美国现今的经济生态已难以改变,它有超过45%的实物产品需要进口。所以,如果美国金融机构不能生产金融商品,那就只有以美国政府信誉担保的国债来交换实物商品。
NBD:所以,标普下调了美国国债的评级。
王建:是的。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不是美债上限,而是美债未来如何能够卖得出去。
QE2之后,实际上是美联储在发行美元,市场上个月七成的美债是由美联储买单。但美联储发行美元多了,美元泡沫化问题将日益严重。QE或将不断继续,这将导致死亡。
现在的问题也是如此。从外汇储备角度看,目前欧债和日债虽然并不太好,但论经济的健康度,欧盟和日本却比美国好得多。那谁还去买美债呢?很可能还是美联储去买。美联储怎么买?就是开动印钞机。这会加剧世界经济的风险,也很可能为二次危机埋下伏笔。
NBD:美债危机,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如何影响中国?
王建:美国若发生第二次金融危机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比如,中国的出口在今年一季度还不错,但5月份增速下降到19%,6月份已经降到17%,其中对美、对欧出口,都低于10%。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已经很说明问题。欧美消费率上不去,其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必然对中国出口形成很大压缩。
NBD:来自美国的危机会怎样影响我国的通胀形势?又会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产生怎样的作用?
王建:现在来看,通胀远未到头,今年可能到11月份是最高峰。秋粮上市的时候,可能会让物价上涨势头再有一个高潮,或推高CPI“破7”。紧缩性货币政策收拾不了通胀。在纯粹市场经济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最长9个月就能看到效果。但(我国)通胀的势头不是衰减,而是更强劲了,物价已创下了3年新高。
国际性的通胀并不是依靠国内的紧缩政策能够解决的,输入型通胀是较难抑制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不可能仅依靠中国的收紧流动性来解决,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消除通胀后果。消除通胀后果,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利用财政手段,去补贴中低收入者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