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撒切尔夫人简历

2013-04-08 20:42:32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撒切尔夫人在1989年保守党党内选举中继续以压倒性优势连任领袖。同年,她出访美国再三表明对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行为(海湾战争)的抵制态度,向布什政府施压要求其出兵中东,同时英国政府也派兵以国际联军形式进行增援,帮助科威特击退伊拉克。

尽管撒切尔夫人是二十世纪英国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但其民众支持度颇低,位列战后首相的倒数第二位。1990年,由于英国通货膨胀抬头,经济衰退萌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现象出现,以及其坚定支持者(副首相)出于英镑是否接受欧盟货币统一的意见分歧而辞职,调查显示,果保守党换帅将会赢得选民更多支持等因素,最终撒切尔夫人于1990年11月22日宣布退出保守党内部选举并辞去首相职务。

退位后撒切尔夫人继续担任国会议员,并成功支持梅杰获选从而继任首相之位,1992年才以66岁高龄从国会退休。但她仍然活跃于政坛,作为英国使节派驻和出访外国,并对历任首相人选给予支持及点评。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

晚年(2003-)

丹尼斯·撒切尔于2003年逝世,参加葬礼的除了撒切尔夫人还有他们的孩子马克和卡洛尔。撒切尔夫人这样缅怀道:“担任首相就得承受孤独,你无法在群议纷纷里领导国家。然而我从未感到孤单,因为有丹尼斯陪伴。他是多么好的一位丈夫啊!”

在她自己的风烛残年里,撒切尔开始埋怨家人都不在身边(马克在南非,卡洛尔去了瑞士),然而女儿并不体谅:“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的子女不时回来看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如今的过于期盼也弥补不回失落的岁月。”

撒切尔夫人于2004年赴美参加多年老友里根的葬礼。悼词是数月前录制好的,经历了几次小中风后,她的表达能力已今不如昔。

撒切尔夫人还赴美参加了9/11五周年纪念。

2005年撒切尔夫人度过了自己的八十岁生日,来宾包括女王、爱丁堡公爵、亚历山大公主和首相布莱尔。她收到的贺词是“您的最大成就是同时改造了保守党和工党两个政党,因而随着工党上台,撒切尔主义的政策得以全盘延续下来。”

2007年,英国国会第一次为在世的前首相树立雕像――撒切尔夫人铜像。在经历了几次小中风后,她出现了短时记忆障碍。医生在2008年确诊她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在撒切尔夫人迟暮的记忆里,丈夫丹尼斯还活着,而担任首相的那11年日子印象最为深刻。

政治遗产与评价

对她的支持者而言,撒切尔夫人还是一位革命领袖,她使英国的经济得到复苏,她影响了工会,并使英国重新成为经济强国。但是对于她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在她作为英国首相期间,失业率攀升,社会动荡,一些批评声指责她不当的经济政策致使失业率明显增加。但撒切尔本人表示她没有任何需要表示遗憾的地方。

撒切尔的经济改革方案鼓励资产的私有化,尤其是在金融业,她支持金融部门“扩大信贷、分散风险”。在她卸任以后,1990年的一项英国民意测验表明,52%的英国人对她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而2008年每日电讯报的另一项调查更称,英国人视她为二战之后最伟大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名列其后。


编辑:冯媛 标签: 撒切尔夫人 1983年 1970年 1975年 1950年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