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007-09-27 10:33

五、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一)交通设施日趋完善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公路客运量达181亿人,货运量144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1.6%和37.7%。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境内铁路营业里程达7万公里,铁路客运量达132414万人,货运量312649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5.1%和44.0%。提速网络里程达到1.7万公里,大能力铁路煤运通道正在形成,铁路枢纽改造取得积极进展。铁路基本掌握了时速160公里成套技术,成功开行2万吨煤炭重载列车,第一条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上海磁浮交通建成投产。

截止2006年末,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40个,国际定期航班通航42个国家的91个城市。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民航客运量达22621万人,货邮运量656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2倍和1.1倍。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公交汽(电)营运车辆29万辆,比2002年增加6.5万辆,全年运送乘客达4624亿人次,是2002年的13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汽(电)车数由2002年的6.8辆提高到7.9辆。出租车80万辆,比2002年增加2.5万辆。城市道路面积33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2002年的6.43平方米增加到9.06平方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底已有10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达440公里。2006年有6个城市正在施工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373公里。

(二)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

邮电通讯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地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142亿元,比2002年增长44.8%;邮(政)电局(所)数达21037处。家用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城市每百人拥有本地电话机数和移动电话机数从2002年的32.2部和38.9部增加至2006年的49.2部和80.5部;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市),在重点地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风景区也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室内覆盖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大中城市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室内覆盖系统。中国移动公司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漫游服务,网络无线接通率达到99%以上,短信接通率也超过了98.5%,GPRS城市覆盖率达到了100%。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移动电话用户已达2958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522万户,比2002年增长1.3倍和63.0%。

(三)绿色环保的城市生活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已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选择。2006年末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城市公园绿地面积25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6.8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2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32.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比2002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末,有45个城市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各城市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数城市建立起了城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城市各类污染控制的力度,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进度,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6年末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14座,污水日处理能力631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年处理总量201亿立方米,比2002年增加66亿立方米,增长48.9%,城市污水处理率57%,比2002年增加17个百分点。排水管道长度26.1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12.3万公里,增长1.1倍。2006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60个(占28.6%)、低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0个(占9.0%)。截止到2006年末,先后共命名了60多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有13个城市获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