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号脉造血”帮助脱贫
2015-12-21 05:34:00
 

  原标题:“号脉造血”帮助脱贫

多功能的“八一”文体广场成了村民心中的宝地。

  广州警备区3年投535万元帮扶梅州蓬上村

  今年底,广东省将全面完成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梅州松口镇蓬上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对口单位,广州警备区近日亮出成绩单,3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近535万元,借“号脉造血疗法”,让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6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偏远的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贫困户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曾拥军、蔡永昆

  修好路建地磅 村民收果不愁

  在距离松口镇镇政府28公里的蓬上村,1600多亩地里,家家户户都种着“祖传”的金柚。“以前路不通,很难请到人,200元一天都少有人愿意来干活。”53岁的村民黎添传说,今年他承包了300多棵柚子树,金柚的年产量达到8.5万多斤。前几年村里还是泥巴路,每到收果时村民们想方设法请人上山摘柚子,再挑到能通大车的路边。“单是人工就要140元一天。像我这样,得同时请30多人,抛开各种成本,基本赚不到钱。”

  更让村民们为难的是,村里没有电子地磅,好不容易收完柚子,他们还得去2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排队”过秤。

  三年前,广州警备区开始对口帮扶蓬上村,投入200万元实施2300米村主干道及6条共1398米的生活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设,投入70.8万元实施了10条共长3438米的果园道路硬底化建设;3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100%实现了水泥路面。警备区还投入近10万元建电子地磅解决柚果过磅难的问题。

  “路通后,大车能开进来了,收果时可以少请近20人。”黎添传喜滋滋地说,这两三年来,他一家的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至3万多元。“干劲足了,明年打算再多承包一些果树。”

  据了解,2013年,蓬上村成立了梅县松口祝记水果专业合作社,打造金柚种植基地。广州警备区投入12.76万元对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发动贫困户参与梅县松口祝记水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实现机制联结、利益共享,实现贫困户增收。

  三年实施26个村帮扶项目

  文化长廊、篮球场、健身器材……如今,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八一”文体广场成了村民心中的“宝地”。可在过去,这里除了一栋小小的平房外,就是一片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空地。“这可是稀缺资源。”蓬上村的村委书记黎维创说,广州警备区投入118.2万元,按高规格、高标准建设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八一”文体广场后,不仅蓬上村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就连相邻的两个村的村民也受惠于此。

  让村民们欣慰的另一件“实事”就是“灯亮了”。黎维创说,以往村里的老人家吃完晚饭后基本都不再出门,不得不出门时都得随身带个手电筒,因为村里一到晚上真的是黑漆漆一片。警备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后,投入近17万元实施长2.3公里的主村道路灯亮化工程,解决了村民夜间行路难的问题,“可以不夸张地说,现在几乎没有不亮灯的角落了。”

  据统计,三年来,广州警备区共实施村帮扶项目26个、户帮扶项目213个,蓬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集体收入由2012年的2080元增长到5208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2768元增长到9786.63元,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600元增长到15740.8元。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