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2015年度人民网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2015-11-26 11:29:00
 合影

合影

  

  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万丹妮 燕帅)今天上午,2015年度人民网奖学金获奖名单在京揭晓,来自全国十余所知名高校的上百名师生齐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参与并见证了本年度奖学金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现场,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刚分别致辞。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宣读了获奖名单。出席典礼的人民网领导、各奖学金院校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奖。

  余清楚在致辞中表示,人民网奖学金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8年颁发,奖金总额近300万元,先后有361名品学兼优的同学获得人民网奖学金, 541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46件作品获得“优秀设计作品奖”,39件作品获得“优秀技术课题研究奖”。

  据介绍,今年共有58位同学获得人民网奖学金,132人分别获得优秀论文、优秀技术课题研究、优秀设计作品奖。获得优秀论文奖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其次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优秀技术课题研究奖最多的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首次参加技术课题的统一评审,也有多篇技术课题论文获奖。

  从参评论文题材看,关于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媒体融合的研究论文共38篇,占全部论文的22.5%,占比最高。其次为新媒体产品内容研究、网络舆情研究、国际传播研究等类别。而关于新媒体产品及内容研究的论文又是获奖比例最高的,占到获奖论文总数的27.4%。

  余清楚指出,人民网奖学金设立的初衷,是通过奖励优秀学生、优秀论文、优秀技术课题、优秀设计作品等形式,激励同学们在专业上不断探索钻研、茁壮成长。同时,人民网还举办了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选、最具潜质新闻人大赛、高校校长论坛等活动,希望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优秀人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刚在致辞中提到,与其他奖学金相比,每年申请人民网奖学金的学生人数都是最多。这是因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主流新媒体传播平台,人民网的地位和影响力更为大家所尊重。面对未来,面对中国的发展,面对互联网的前景,最根本的是年轻一代要更快地成长起来,承担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主流新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共同努力。人民网奖学金在2008年的设置,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态度、一种职责、一种期待。在此,特别感谢人民网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对年轻学生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随后,中国传媒大学的杜博伟和清华大学的曹艺馨代表获奖学生现场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杜博伟、张自中的论文《社会化媒体中客体的双重镜像——以国外领导人的微博议程为例》,获得了2015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的一等奖,他说,我们处于一个泛媒体时代,当公众成为媒体,当公众和媒体之间的界限发生含混的时候,传统传播理论的解释力度也会相应地出现一定局限,如何完善这些传统经典理论,就是我们这篇研究的着眼点。曹艺馨的《基于目标实体的用户生成内容推荐 》,获得2015年度“人民网优秀技术课题研究奖”一等奖,他从一个小项目出发,抽象出特定领域的内容推荐问题,再到给出解决方案,曹艺馨在分享自己的获奖感悟时说,第一就是坚持,做项目就要坚持做好,就像写论文一样就要坚持修改到最后一刻,第二就是跳出细节从全局考虑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新闻与学院助理教授王洪喆作为嘉宾主持,与四位与会学生代表围绕“传媒变革与就业观”展开圆桌讨论,对传媒变革时代的“变与不变”、 新媒体时代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学生代表雷册渊认为,传媒的技术、新闻生产的方式、传播的介质,还有传媒的环境,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媒体责任。从自己的实习经历来看,未来的职业规划里新媒体一定要去,因为用户第一和用户至上的理念无论对于传统媒体人和新媒体人太重要,而若有一个精英媒体人的梦想,有文人情怀,那么也可以去传统媒体或者是正在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新闻理想。

  武汉大学学生代表刘惟真则认为,一直不变的是新闻的价值观,无论是什么媒体,真实性、客观性原则都是必须要遵守,由于受受众都有其看新闻的习惯,每种媒体都有自己专攻的方向。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做有价值的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王亚莘责认为,无论怎么变,媒体人的初心不能变。传统媒体的记者会面临一种技术恐慌,应对技术恐慌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媒大学张自中认为不变的是新闻的本质,变的是新闻的形态,在技术革新快速的时代,应紧跟潮流,应用尽可能多的技术来为新闻理论和实践服务。

  清华大学曹艺馨从技术角度提出,新媒体的变其实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它里面的内容。科学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主要是在新闻处理效率上和新闻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上,所以大家不用对技术产生恐慌,技术的研发终究是为了要给内容做好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仍然很重要。

  王洪喆老师在总结发言时提到,新技术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对立,不是一个新老的技术或者说是手艺的一个对立,恰恰是一种身份感的对立,而这种身份感的对立可能会生产出职业上的对立,进而是利益上的对立,或者是观念、意识上的对立。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恰恰就是说,我们打破这种对立,形成我们共同是在做媒体行业,或者共同是在做媒体产业这样一种意识,是一个分工协作的关系。

  颁奖典礼结束后,与会师生代表参观了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