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省级晚报都市报老总谈报业突围 持中知变变中谋转
2015-10-29 10:17:00
 

  原标题:持中知变 变中谋转

  “过去的辉煌变成了今天的包袱。”“牛市已过,熊市来临。”……这些话是一些晚报、都市报老总用来形容报业如今所面临的传媒“生态”。走过“黄金20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晚报、都市报如何再续辉煌?

  第二十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高峰论坛近日在河南登封举办,从午后茶叙到秉烛夜谈,来自全国28家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围绕“持中知变”的主题,共商晚报、都市报的整装突围之路,探讨变中取胜之道。

  内容为根本

  “当年我还是一个青春勃发的小伙子,现在两鬓斑白了。心境不一样,上次都市报还是蓬勃向上,野蛮生长的时候,当时老总们在一起谈的都是钱,弯腰在地上都可以捡到钱的时代,现在是到处找钱。”2000年,《大河报》组织一批都市报的同仁到河南采风,现任《三湘都市报》总编辑的张云梦参与其中,而今故地重游,谈到都市报的处境让他感慨万千。

  面对当前报业面临的发展危机,一些老总认为,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前途未必黑暗。若用一句典型的河南方言来形容,那就是纸媒还“中”。

  谈到坚守,安徽《新安晚报》总编辑丁传光说:“现在无非在报言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是要坚持,有危机才要‘持’,既然要‘持’,就不能慌张。我们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没有到非要把我们灭掉的地步。”他认为,20多年来,晚报、都市报锻造了全国新闻领域最过硬、最专业的新闻团队,只要团队不倒、人心不散,总有希望。

  在《中国记者》总编辑文璐看来,晚报、都市报是最能创新的队伍,是一支最有活力、最有执行力、最能做实事的队伍,最能开创新局面。“无论形态如何变化,内容应该永远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在这种前提下坚守才能够开创新的前景。”

  服务为纽带

  “知变、谋变、善变,变则通,通则久。”《楚天都市报》总编辑陈剑文表示,本次年会主题特别贴切,“变”就是当下晚报、都市报面临的考验,传统媒体正主动拥抱变革,在未来的新环境中谋求新发展。

  《辽沈晚报》总编辑徐晓民谈道,今年该报在转型思路上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按照辽宁日报报业集团确定的“三小一大”原则,采取编采小、发行小、行政小、经营大的发展模式。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副总编辑董林认为,在过去“媒体+服务”模式中,晚报、都市报的市场化程度低,只会卖广告、卖报纸,但未来要转变为“服务+媒体”,要把服务放在重要位置,要用服务增强用户黏度,创造商业价值。

  品牌为抓手

  近几年,依靠自身品牌影响力,晚报、都市报在非报产业领域进行探索。不少老总认为,都市报想要生存,就要开源节流,而发展非报产业就是在“开源”。

  “每个省级晚报、都市报都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在转型过程中要利用好纸媒的这种价值。”宁夏《新消息报》总编辑张九阳认为,靠晚报、都市报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可以延伸很多实体产业。

  “都市报深耕一个城市,把自身所在的城市挖透,从这个角度做非报产业的经营。”《兰州晨报》总编辑周丹波介绍,该报通过地铁修建,利用铁路开通等机会,拓展户外广告;另外,在新媒体尝试电商,利用平台优势,与金融机构、企业对接,共同经营一些项目。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总编辑林华表示,目前,该报除了做房地产布局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做了都市生活供应商,开创了95060生活服务平台,通过公众服务公司提供各种服务。但林华也坦言,根据对多地的考察,虽然很多媒体的非报产业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大多还没找到可复制的模式。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