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李胜素等18朵"梅花"回母校:同台飙戏 畅谈从艺初心
2015-10-22 08:29:00
 

李胜素等18朵“梅花”回母校:同台飙戏畅谈从艺初心

梅派青衣李胜素演唱《贵妃醉酒》。任振贤摄

河北梆子四位演员同唱《母校礼赞》。任振贤摄

  中新网石家庄10月21日电 (高红超)20日晚,戏迷在河北石家庄人民会堂内欣赏到了一场堪称“罕见”的戏曲演出,18朵“梅花”同台飙戏,《杨门女将》、《霸王别姬》、《花为媒》、《贵妃醉酒》……轮番上演,令戏迷大呼过瘾。

  梅派青衣李胜素、叶派小生李宏图、河北梆子名旦彭蕙蘅……他们均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的获得者,其中,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许荷英是“二度梅”获得者。当晚,他们以《梅花绽放报春晖》专场汇报演出的形式为母校“庆生”。

  原来,舞台上争奇斗艳的朵朵“梅花”均来自同一所学校——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当日是该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日。该校前身河北省戏曲学校建于1955年,是当时中国第二所培养戏剧人才的专门学校。60年里,该校相继走出2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回家啦”,戏曲艺术家们亲切地称回母校为“省亲”。见老师、会同学,言谈中“三句话不离本行”,艺术家们说的念的都是“戏”。在传统艺术不断被现代潮流冲击的今天,他们还在默默坚守戏曲这块阵地。采访中,他们向记者吐露了从艺初心。

  18朵“梅花”中有一名“女武生”,她是河北梆子演员吴桂云。2014年11月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及文艺演出上,她表演了1分钟的“钟馗三捡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戏曲武功的精华,博得一片掌声,这一幕让她至今难忘。

  台上风光无限,背后甘苦谁知。《钟馗》令吴桂云成名并屡获大奖,但为演好这出戏,她下了很大苦功。

  “武生注重肢体表演,关键是童子功。”吴桂云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5点起来喊嗓,7点开始练功,站在竖着的砖上,将腿扳到头顶,一天中不知要练多少个踢腿、翻身、飞脚,两寸五的厚底靴晚上9点之前不准脱。

18朵“梅花”同台亮相。任振贤摄

  吴桂云说,这些苦不算什么,让他们难过的是戏曲市场的低迷。

  “1986年,我们毕业后正赶上改革开放大潮,戏曲是走下坡路的。”吉林省京剧院院长、高派京剧传人倪茂才说,那时兴“下海”,他也曾动摇过,但很快又回到京剧的舞台,他觉得,“不管是大舞台,小舞台,人多人少,只要站在舞台上,就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了。”

  彭蕙蘅同样对戏曲怀有坚定的职业自豪感。“戏曲被称为中国第一歌剧”,彭蕙蘅说,到国外演出的时候让她更加知道中国戏曲的价值。

  1993年,由彭蕙蘅主演的河北梆子《美狄亚》一剧在希腊演出,受到热烈追捧,观众称赞她:一个年轻的姑娘,用难以置信的魅力塑造了美狄亚,她的高腔令人心碎,她的低腔打动人心。不用羡慕卡拉斯,她就是下一个卡拉斯(希腊女高音歌唱家)。

  彭蕙蘅说,“他们对我的这种追捧,其实是对中国戏曲的追捧,我是沾了戏曲的光了,沾了老祖宗的光了。”

  今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被称为振兴戏曲艺术的“及时雨”。目前,中国的文化部门正在制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大力扶持京剧、昆曲、地方戏等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这对戏曲从业者们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很多戏曲人也在爆满的演出现场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回归。

  京剧是中国国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曾首次将美妙的京剧旋律唱响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在追着我们跑的很多戏迷都是年轻人”,李胜素说,即便他们带团到台北演出,也有不计成本跟着去的戏迷。

  在李胜素看来,现在的艺术形式虽然多样化,但京剧是一门喜欢了就会上瘾的艺术。“京剧里有很多写意的东西,一个马鞭就代表了千军万马。”李胜素说,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艺术,国家京剧院每年都会到大学校园演出、讲座。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戏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京剧小生李宏图表示,丢掉老祖宗的文化会成为遗憾,戏曲春天的到来还要靠社会各界继续不懈地努力。(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