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马丽 赵竹青)在距离浦江一号卫星发射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的90后总装工人赵正恩站在专门配备的小凳子上准备拔掉脱插,一旁监督、记录并进行最后确认的检验师芦畅也是90后。他俩是浦江一号研制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两个,也是整个年轻队伍的缩影。总指挥赖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总设计师陈占胜在西安测控大厅,看着这一幕,回想起浦江一号的研制历程,三年间发生的故事像倒带一样在脑海里回放。
我要找到你,无论南北东西
浦江一号卫星自2012年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部立项以后,研制团队就开始积极寻找卫星的应用方向。包括副总设计师成飞在内的研制团队跑遍了几乎所有可能使用这颗卫星的用户,做了不下十次的产品推介会,不厌其烦地上门汇报、推介、答疑。
每一个产品推介的现场,用户都会对浦江一号卫星的方案赞不绝口,提出各种修改方案的要求。于是团队每一次都怀抱着无限的希望,完善方案,等待着回音。但,慢慢地,就没有了下文。
两总分析,可能是因为方案的创新理念和综合型应用卫星涉及到跨领域的问题,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在迷茫的日子里,两总鼓励年轻的队伍“只要是好东西,一定有人识货”,抱着一定要找到用户的信念坚持。
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总体会上,明确了用户。副总设计师成飞在研制团队的微信群“开心组”里发布“我们有主了!”,一时间点赞的加油的络绎不绝。
天上掉下个载荷单位
浦江一号团队的气场之强大,吸引来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其中包括中科院自动化所、36所等航天系统外的载荷单位也纷纷慕名而来。2012年下半年,用户尚未明确的浦江一号迎来了第一个载荷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一个周末,该所副所长带队来八院调研,看看能否将他们的产品搭载上天。这一天,他们与八院分管院领导一拍即合,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得知八院自筹经费研制浦江一号卫星时,自动化所马上表示也要“自带干粮”,加入团队。作为兄弟单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也不甘落后,先后两次自掏腰包研制两台光学相机,其中一台相机被选中上天。
合练前,考验速度与实力
在明确成为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首飞载荷之前,浦江一号与同为八院产品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也曾配合默契。2013年10月18日,研制团队接到与长征六号的星箭合练任务时,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缩短研制流程和周期,研制团队成立了项目组,全面负责合练星的结构、热控设计和工艺等工作,5天形成合练星方案,顺利转入生产阶段。
整颗合练星包含本体结构、星箭连接环、推进舱、15个单机、20余根电缆等,本体结构又由本体框架和若干块板组成。按惯例,合练星的本体结构生产都要两个月,根本不可能按时交付。恰逢卫星总装研制任务已达高饱和状态,团队采取双线并行,一方面主抓技术、进程和总装,另一方面将工艺较简单的部件和工装进行外协制作,仅用15天就完成了主结构的加工生产、产品的布局及产品的配套。又是五天五夜的鏖战,完成单机安装和电缆装星。2013年11月15日,合练星顺利完成装箱,踏上了与长征六号火箭合练的征程。
精简全能的合练队伍
2014年7月1日,浦江一号卫星试验队伍出发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加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试验,整支队伍只有15人,设计师全部身兼数职,最多的设计师兼岗达到8个之多。
试验队员人数精简,但工作内容一项都不能少,工作质量一点也不能低。合练的40天里,试验队完成了7次转场,每次转场都要由设计师自己搬运包括3个集装箱、500公斤设备工装等在内的试验设备。
一次遥测试验中,屋顶架设好的天线被大风吹歪了,正在接收中的遥测数据没了。晚上10:00,大风沙,谁去把被吹歪的天线扶正?钉在房子外墙上的直形铁梯实在太陡,选来选去,最后是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吴杰爬上6米高的斜坡屋顶,扶正了天线,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在合练过程中,某项遥测数据异常,在与运载团队开会讨论之后,浦江一号卫星试验队当天晚上19:00初步确定异常应该是受到卫星影响。卫星试验队于是紧急排查,22:00初步确定是接口问题。24:00最终将问题定位到地面电缆供电电流对遥测信号产生了干扰,于是,当即决定改卫星电缆。第二天下午3:00拿出处理方案,解决了问题。
年轻的团队苦在一起,乐在一起
浦江一号研制团队是一支80后组成的团队,除了两总以外,大多数人都是生平第一次从事现在的岗位。成飞、尹海宁第一次担任副总设计师。尹海宁是负责姿轨控的副总设计师,虽然是女将,却有“拼命三郎”的美誉,经常是回家做好饭再来单位判读数据。她相信“眼见为实”,看起数据来一丝不苟,只要有一点疑虑就打破砂锅问到底。两总都说,姿轨控有尹海宁在就放心了。
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大多也是新手。年轻不怕付出,团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也干出了不同寻常的事儿。
还记得研制初期,为了满足严苛的力学条件和火箭整流罩包络,团队想要在卫星的构型设计上有所突破,就发动大家一起做构型。总体主任设计师范凯和结构主任设计师顾志悦分别拿出一个方案,请两总和相关专家评审,进行内部PK。最后的方案综合了两个方案的优势。
在做卫星的自主任务规划时,团队要将相机和图像处理等多种载荷和姿轨控、通信等分系统的功能性能整合,直接在卫星上进行处理传递到用户终端,这种模式在国内是首开先河。孔祥龙、陈锋、崔本杰等人先后策划算法,为了验证算法和测试算法,邓武东、仲惟超等陆续加入团队,历时一年多,实现了6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调用。崔本杰回忆道,最困难的时候天天都被卡住,由于是个全新的东西,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先例,只好自己慢慢摸索形成算法,再想出测试方法来测试算法。整个过程虽然非常辛苦,但却有无比的成就感。
浦江一号团队秉承“快速测试”理念,优化测试流程,大型试验时间缩短数倍,整星测试从以前的一周时间降为1天。每个测试阶段,吴扬、王懿文等测试人员都根据总体游月辉设计的测试大纲撰写测试细则,在确保测试覆盖性的前提下,改变以前装一台单机测一个分系统的串行做法,采用装上所有单机以后在整星环境下开展各分系统的并行测试,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设计制造出小型一体化综合测试机柜,将原有的供配电控制发控台的设备数由十几台(套)降至3台,将射频链路箱集成化,体积缩小了一半。
2015年9月,正式承担发射任务的浦江一号试验队人数控制在39人左右,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部分人在西安飞行控制中心。火箭点火升空后,他们盯着屏幕,屏住呼吸。当成功的消息传来,整个团队欢呼起来,有的队员还热泪盈眶,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大家觉得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了浦江一号卫星研制,献给了对梦想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