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015年4月10日,韦本辉研究员在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村的示范田里测量粉垄耕作的土壤深度。
人民网赤峰9月25日电 (记者 赵永新) “肥料没多用,玉米居然增产三成多,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没见过!”内蒙古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村村主任李仕富喜不自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粉垄技术真是好!”
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在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村实施的“玉米粉垄生态高效栽培”示范项目进行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粉垄玉米平均亩产玉米籽粒792.9公斤,比对照平均亩产608公斤,增加184.9公斤,增产 30.4%。
针对全国农业普遍存在的耕层浅薄、土壤板结、作物增产难的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团队历时7年,发明了粉垄农耕新方法——粉垄技术(又称粉垄深旋耕技术)。该方法把“犁头式”翻耕改为“螺旋型钻头” 深垦碎土,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前行一次就可完成深垦、深松、整地,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光能,在不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的情况下增产增效。
玉米是赤峰的主栽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面积的60%。今年4月,广西农科院经作研究所、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吉林正邦农业有限公司在该市桥头镇太平庄村联合开展粉垄玉米示范项目。粉垄面积155亩,耕深40厘米;对照面积65亩,耕深约20厘米,施肥、管理等措施相同。9月23日当天,专家组按粉垄、对照各选代表性田块 ,分别从3点随机取样,按测产验收规范方法,进行测产,得出粉垄、对照平均亩玉米穗,出籽率,含水量,再折算出干玉米籽粒产量。
验收结果让专家和村民倍感惊喜。验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张正斌研究员说:“这次玉米示范项目的验收结果再次表明,粉垄深耕深松是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增益有效途径。”验收组副组长、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慈艳华说:“一到地头就一眼看出粉垄玉米明显长得好,但没想到这项新技术带来的增产这么高!”
此前,专家组对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镇实施的“玉米粉垄高效栽培示范”项目进行了初测,结果表明,粉垄亩产1245.03公斤,比对照896.60公斤,增产348.43公斤,增幅38.89%。
图2:2015年9月23日,韦本辉研究员在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村的示范田里查看成熟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