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滴滴“杀”到Uber美国大本营 中国人可在美用滴滴,三年打造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
在中国市场击败Uber 只是一个开始,滴滴快的正进军 Uber 的大本营美国,联手Uber主要对手,策划美国补贴大战。
昨天,滴滴快的和美国打车应用 Lyft 公司在纽约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升中美市场的出行体验。滴滴快的也宣布已战略投资Lyft 公司一亿美元,支持Lyft长期发展,以及加强两大平台的业务协同。
这是滴滴快的继投资东南亚领先的打车应用Grabtaxi后,第二次投资海外出行行业的公司。不同之处在于,Lyft公司位于旧金山,而这也是另一家打车巨头Uber的根据地。同时,滴滴快的也成为中国O2O领域第一家迈出国门的互联网企业。
1
中国人可以在美国用滴滴了
将来,中国人用滴滴可以跑遍中美,美国人用Lyft可以跑遍美国、中国,滴滴和Lyft 迅速交换了数以亿计的乘客,滴滴也用最小的成本进入了Uber的大本营。
滴滴与Lyft的合作与投资,打开了一种可能,乘客们不再需要到一处下载一个打车软件,也就是说,中国人用滴滴可以跑遍中美,美国人用Lyft可以跑遍美国、中国,在中国为两个软件提供后台服务的是滴滴,而在美国为两个平台提供服务的是Lyft。滴滴和Lyft迅速交换了数以亿计的乘客,滴滴也用最小的成本进入了Uber的大本营。
滴滴快的和Lyft表示,作为跨市场移动出行联盟的一部分,双方将打通跨境运营平台; 双方用户在中美间旅行时,将能通过现有手机APP方便使用当地合作方提供的实时出行服务。滴滴和Lyft将达成跨平台协同机制,通过持续的联合创新、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推动出行解决方案跨境共享,以及和导航、支付对接互联。最简单的描述,中美用户在中美两国漫游往来需要使用移动出行服务时,可以无缝平滑地用App获得对方提供的出行服务。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署的统计,2014年中美间旅客流量达到780万人次,并以超过10%的速度迅猛增长。
Lyft联合创始人和总裁John Zimmer说:“滴滴快的和我们都致力于改善并重新定义城市居民出行体验,在现今的共享出行这个大环境下,每个地区都面对独特的复杂监管挑战和市场机遇。我们坚信与当地领袖合作是通往中国业务拓展成功的战略必经之路。”滴滴总裁柳青表示,Lyft是出行领域技术创新的先锋,而滴滴快的打造了独特的业务模式,在中国为超过两亿名用户提供专车、代驾、顺风车、巴士和出租车打车等协同服务,未来中美之间跨境旅客也将能享受这一独有移动平台及相关服务的便利。
2
滴滴欲与Uber全球争霸
滴滴将继续推动国际化战略,滴滴总裁柳青表示,滴滴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化战略,专注于本土市场,通过全球合作结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
从中国到东南亚,再到全球,滴滴快的的全球化策略正日益清晰,滴滴自己说了,不同于Uber的深入本地发展的自营策略,其全球化靠的就是联盟。
上个月,滴滴快的刚刚投资了东南亚最大的打车应用Grabtaxi,“滴滴愿意把自身大数据算法上的积累以及多元化业务的运营经验和他们交流共享,Grabtaxi也将帮助滴滴快的增强对东南亚华人市场的理解。”这被外界视为滴滴选择了东南亚市场作为国际化扬帆启程的第一站。
几个月前,滴滴进军美国就初露端倪,滴滴当时就传出要在硅谷成立研发中心,招揽科技精英的消息。
再来看看滴滴的资金布局,一周前,滴滴快的刚刚宣布,已经结束新一轮总计30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在此前公布的20亿美元融资基础上最新追加的结果。该轮融资创造了全球未上市公司融资的最高纪录。融资完成后,滴滴快的将拥有近4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最高的现金储备。
这笔钱的用途之一就是实现滴滴快的的全球化。滴滴快的表示,融资资金将用于巩固公司现有市场地位、进一步拓展和做深国内市场和新业务,以及用于公司平台技术升级、大数据的研发和运营和提升用户体验效率等,致力于三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全球性的红包大战或许已经在规划中了,滴滴快的要向全球输出中国式红包。滴滴表示,能够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和其赶上了互联网改造传统出行行业的机遇窗口有关,也和滴滴创造性的补贴大战、市场营销(如创造性的微信红包)和线下拓展有关,而这些是中国市场独有的。
“滴滴希望通过和Lyft的合作把中国成功的技术、经验输出到美国市场,结合当地情况做相应改造,同时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用平台模式和Uber在其大本营开打。没准不久,美国人也能抢Lyft的打车红包了。”滴滴内部人士表示。
滴滴将继续推动国际化战略,滴滴总裁柳青表示,滴滴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化战略,专注于本土市场,通过全球合作结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滴滴CEO程维在日前的达沃斯论坛上谈及中国企业国际化表示,“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公司更多地服务中国用户,但是华为联想这样的企业开始把自己定位于全球化的企业,逐步从人才结构、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上面开始走向全球化,这在中国未来肯定是一个趋势,也有很多的企业在积极地探索。”(记者 林劲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