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产动画,大胜归来
9月16日,刷新无数票房纪录、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国产奇幻电影《捉妖记》正式下档,最终收获24.38亿元的高票房,位列中国影史第一。
而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则被半路逆袭的《大圣归来》获得,票房超过9.5亿元。
这也是自2009年《喜羊羊》开创“动画电影元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最红火的时刻。
在此之前,国产电影一直被冠以题材低幼、制作粗糙、五毛特效等标签,许多人认为《捉妖记》、《大圣归来》是国产动画电影崛起的标志,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这只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昙花一现。
让我们一起回顾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升温的6年发展历程,看看国外动画片的特色与经验,在这个基础之上展望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 本报记者 陆芳
《捉妖记》、《大圣归来》连连破纪录,动画IP被热捧
由浙江动画企业“中南卡通”出品,漫画大师蔡志忠执导的动画电影《天眼传奇》,将于10月1日正式上映。昨日,该片在杭州举行了提前看片会,电影以富有创意的想象力,获得观众称赞。
“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是基于国内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中南卡通”老总沈玉良说道。
他表示,今年,光《捉妖记》的票房,就占据了去年全年票房总数的十分之一,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电影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画电影得到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沈玉良保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对于动画片将占中国总票房10%的观点,沈玉良表示:“这并不是一个梦。”
十年间,动画电影数量翻了7.5倍
2009年,第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登上大银幕,以近1亿元票房惊艳亮相后,国产动画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年,也被国内动画人看作是国产动画电影元年。
从此之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昆塔:盒子总动员》、《魁拔》系列、《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等动画电影争相上映,动画电影成为国产电影产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据《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统计,2004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动画电影,而到了2009年,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在春节档拿下亿元票房为标志,国产动画电影开始飞速发展。
2012年,全国生产放映动画电影33部,票房达4.7亿元,2013年,虽然片数降到26部,但是票房却上升到逾6.6亿元。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超过30部,总票房超过11亿元,翻了近一番。有业内人士曾预测,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国产动画电影有望占据中国票房的10%。
纵观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超过5000万元的13部影片,全部都是2009年之后的电影。
其中,两部《熊出没》和五部《喜羊羊》,全是针对4到14岁的低幼年龄段观众。然后以2000万左右成本的电影,换回7000万到8000万的票房,仍然是普遍的成功模式。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大圣归来》终突破14岁年龄限制,赢得了成年观众市场的认可。
《大圣归来》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动画电影中脱颖而出,三天内票过亿,五天票房过两亿,以及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的口碑票房双丰收,除了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故事情节编排,也与国产动画电影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这种成年观众也能看的电影,究竟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昙花一现,还是新的序幕的序章,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国产动画电影IP,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2009年一部《喜羊羊》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元年之外,也引发了国产动画电影IP的争夺之战。动画电影的系列化、品牌化趋势愈加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大圣归来》的成功为动画电影打了一支强心针,将吸引更多资本、人才进入这个领域,而借助IP、品牌的基础,国产动画电影有望越来越多地打破市场的“天花板”。
一些上市公司已参与到《大圣归来》续集的争夺,上海美影厂将与微信电影票等合作开发黑猫警长等经典IP。
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动画电影仍然痛点诸多,其中包括企业规模偏小、关键人才缺失、制作不够精良、知识产权开发单一等。随着大型影视公司、动漫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进入,将推动产量和质量不断攀升,盈利模式也从票房向国际合作、版权开发授权、衍生产品、主题公园等延伸。
除此之外,国内的动漫制造商们也在积极寻找着动画电影IP的新的生态模式。
今年8月份,一部诞生于国内互联网动漫平台“有妖气”的中国原创动漫作品《雏蜂》正式登陆日本,成为中国原创动漫“逆输出”日本的第一例。
奥飞动漫正式宣布以9.04亿元交易作价,收购“有妖气”母公司四月星空100%股权,双方将致力于平台IP的全产业链转化和培育。此外,奥飞动漫还将联合好莱坞及国内多家影视公司打造《十万个冷笑话2》等8部动画大电影和3部真人电影,后续还有更多IP呈现形式。(通讯员 李彤 本报记者 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