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提前终止潮真来了?
股市大跌不光拿着股票不放心,买了银行理财的也不踏实了。近日,有机构披露2015年以来共有约50款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涉及建行、广发银行、招行等。许多市民不禁会问: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也会提前终止?眼看中秋高收益理财发售在即,这银行理财还能不能买了?记者调查发现,银行理财提前终止的与总数相比不足千分之二,“银行理财的提前终止潮”的说法有点儿“邪乎”了。
收益率不变 收益天数减少
吴女士是中信银行的贵宾客户。9月2日,她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告知她购买的中信理财之惠益计划稳健系列6号46期产品于9月2日提前终止,收益计算期从182天变为180天,年化收益率不变,仍为5.75%。虽然只少了两天的收益,对吴女士的总收益影响并不大,但收到短信的瞬间她还是心头一紧:“买银行理财三四年了,才知道原来理财产品还有提前终止风险。”
据理财监测机构银率网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至少已经有50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建行、平安银行、渣打银行等均有不同数量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从产品系列来看,招商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系列为该行的“鼎鼎成金系列”,中信银行为“惠益计划稳健系列”,广发银行为“广银安富(高净值客户专享)系列”,建设银行的两款产品非同系列产品。
从提前终止的产品期限来看,短中长期均有。投资期限最短的产品为33天,最长达942天,其中29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大于180天。产品提前终止的天数也是从提前1天到525天不等,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小于60天,11款产品提前结束的天数大于180天。
从收益水平来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5.2%,最高达7.3%,6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6%。这些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到期均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但在计算收益时,是以实际投资天数计算。由于投资天数的缩减,实际到账的收益金额会小于投资者原来的预期。例如原定一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为942天,预期收益率高达7.3%,但该产品提前到期一年多,而现在投资者想要再购买到预期收益率大于7%的理财产品基本是找不到的。
股市大跌和企业提前还款是主因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总共发行了3万余款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之下,50款提前终止的产品不足其0.2%,根本称不上“银行理财的提前终止潮”。历年均有一定数量的银行理财提前终止,只是今年提前终止的产品略多于往年。不过,广大投资人关注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条款倒是很有必要。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说明书中一般都会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收益按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天数计息。例如招行“鼎鼎成金”系列理财的产品说明书中就写着:“如遇国家金融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并影响到本理财计划的正常运作时,招商银行有权提前终止本理财计划;因市场利率大幅下滑,或企业信用风险恶化,或出现金融资产项下借款企业提前还款等情况,招商银行合理判断难以按照认购当日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向客户提供本理财计划,招商银行亦有权提前终止该理财计划。”由于提前终止的概率很小,大部分理财经理在销售产品时能不提就不提,投资人更是很少逐字逐句阅读产品说明。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提前终止的产品略多于往年,主要有两大原因。普益财富研究员李林夏指出,当前提前终止的这些理财产品一部分是和股市投资有关的产品,6月份股市进入震荡调整以来,投资风险加大,银行决定提前终止。比如建设银行就在其理财产品到期公告中明确写明,该产品是通过信托产品绕道股市,由于股市下跌影响而提前终止。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则指出,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提前终止与股市无关,主要是因为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资金成本降低,相比之下,企业以前发生的融资财务成本偏高,自然愿意提前还款。例如中信理财之惠益计划稳健系列6号46期产品的投资标的就是对承租人山西兆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收租金债权。
关注理财三大“魔鬼细节”
吴女士表示,她最初购买银行理财时还会认真看看产品说明,但后来买得多了就只看一眼收益率和期限,其他条款都不再过问。一旦发生类似提前终止的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那么,市民购买银行理财之前,还有哪些“魔鬼细节”需要格外留意呢?
■ 关注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调整政策。例如工行去年推出的开放式无固定期限产品,分别为增利、尊利系列。工商银行官方公布的产品说明书指出:“将根据市场利率变动及资金运作情况不定期调整各档次预期年化收益率,并至少于新预期年化收益率启用前3个工作日公布。如遇预期收益率分段调整,封闭期内的份额以购买确认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计算,非封闭期内的份额按适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段计算。”也就是说,如果投资人9月10日认购5万元封闭期40天的产品,当天预期收益率为4.9%,那么40天内按4.9%计息,40天以上就按新利率计息了。但如果投资人不申请赎回,该产品是默认无限期延续下去的。
■ 使用网银购买理财时,网银系统默认自动转投或续投理财产品的情况也需注意。例如陈先生使用某银行网银购买了一款147天、预期收益率4.85%的产品。购买时他没有留意到最下面有个“是否自动再投”的选项,但它默认为“是”。陈先生以为到期后可以连本带利拿回来,结果银行自动延续到下一期。陈先生让银行工作人员撤单,结果折腾了两天,银行先后多人来电,说是选自动转投的无法撤单。陈先生认为,他根本没注意自动续投的选项,网上银行默认设置为“是”,而不是“否”,存在销售陷阱。但银行称,系统其实已经提示并要求客户确认,是陈先生自己没注意。律师则表示,默认设置在法律上较难界定责权,投资人在浏览以及选择的时候,最好看清楚细则。
■ 要关注收益的起止日期,而不是购买和到账的日期。一款30天、年化收益5%的产品,如果起息时间是购买后四天,到账日又是收益到期日后两天,那么它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实也只有4.4%而已。 张品秋 J229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