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总编辑 陈岚
》》》点击进入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专题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国记协等部门领导,以及中央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的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四川日报总编辑陈岚在论坛上做了“努力构建“大评论” 发出党报好声音”为主题的发言,以下为全文内容: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人民日报社,肩负弘扬新形势下党报评论的时代使命,见证并投入共建“党报评论共同体”、开创党报评论融合发展新局面的火热实践中来。
人们常说,评论是党报的旗帜与灵魂。党报评论人肩负重任一路走来,走到今天这个“移动为先”的时代,走到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走到这个媒体融合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如何突破传统“官媒”的惯性与纸媒的局限,更有力地扛起党报评论大旗,更有效地发出主流舆论声音,无疑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为党报阵营的领头羊和老大哥,人民日报的评论站位高、格局大、创新足、融合深,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和典范,也是我们观点转载的对象,落地策划的重要源头。兄弟省级党报也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场,面对观点竞争所折射的是非之争、价值之争、阵地之争、人心之争,党报评论人迫切需要携起手来,同频共振,擦亮旗帜,喊响观点,合力求解融合发展难题,同声唱响“中国好声音”。这正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所指、意义所在。在此,对主办方人民日报社的同仁们表达深深的敬意,感谢你们搭建了这个思想碰撞、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感谢你们创造性地谋划并推进“党报评论共同体”的建设。这样一种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互动的平台与机制,必将有力促进党报评论宣传不断迈上新台阶。四川日报有幸参与其中,定将全力以赴,共襄盛举。
《四川日报》近年来锁定“权威政经大报,出色主流新闻”的办报方针,突出“把趋势说透、把新闻做足、把观点喊响、把事件挖深、把故事讲好”,以“纵深、贴近、融合”为创新源动力,不断提高影响力与引导水平。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做强评论摆在重要位置,在内容、载体、机制、团队、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编委会挂帅牵头、评论部担当主力、全报社一起来做、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大评论”工作格局。向大家汇报四点:
一是我们以作品树影响。精耕细作品牌栏目,精心采写重点评论,抓住关键节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热点新闻、焦点话题,设置议题,主动发声,引导舆论。无论是大块头的编辑部文章还是首席评论员的短平快专栏,都需要更准确地抓住痛点,更灵动地贴近表达,更有效地采用包括H5等新方式、新渠道,创新表达、创新传播。
二是我们以机制作保障。四川日报编委会两年前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评论理论工作的意见》,创造良好条件,增添激励措施,促进评论宣传。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设立了评论理论宣传专项奖励资金,分季度和年度奖励优秀策划、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报社所有主编、编辑的岗位职责中,撰写评论都是一项重要内容,激励充分,严格奖惩,逐步形成人人重评论、个个写评论的良好氛围。
三是我们以人才强支撑。针对优秀评论人才短缺的实际,我们在加大内部人才配置与培养力度的同时,一方面以引进特殊人才的方式,面向全国招聘首席评论员,充实主干队伍;另一方面以借脑借力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起一支特约专家和特约评论员队伍,壮大了川报评论宣传的外围力量。
四是我们以融合探新路。在传媒格局深刻变化的“融时代”,主流舆论不能边缘化,党报评论不能随从化,而要做宣示主流声音的“金话筒”,担当打通多个舆论场的先锋队。如何让党报评论深度嵌入融合进程,在议题设置中力争主导、在舆论走向上有效引领,从而给社会更多的主流判断,给用户更好的思考选择,我们正在探索,感觉压力很大、空间也大。在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的产品矩阵中,评论是线上线下内容生产、交流互动的重要板块,评论团队也在向报网“两栖作战”转型,新推出的“蜀叔辣评”等网评专题,正聚集起越来越旺的人气。
总的来说,无论是“大评论”格局的构建,还是党报评论的融合发展,我们的探索都是初步的,挑战与困惑不少。借本次论坛的东风,期待着向同仁们多学习请教,搭上“党报评论共同体”的快车,携手壮大党报评论的“朋友圈”,共同开创党报评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