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闻进行到底
12月5日,深圳国际马拉松发生悲剧,一位33岁的选手途中倒地,因抢救无效死亡。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兴起,马拉松比赛中有人晕倒甚至猝死的消息开始走进公众视野。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4起类似事件发生,猝死者均为年轻人且都倒在了终点及终点附近。这让不少人心生疑惑,为何猝死现象频发?是组织保障不规范,还是医疗救援不到位?又或是跑友为刷出新速度的沉重代价?
——新闻缘起——
国内马拉松一年4次猝死悲剧
深圳马拉松选手猝死事件,是今年国内马拉松比赛发生的第四例猝死事件。1月份香港马拉松,一名24岁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首次参加10公里赛,在距离终点仅数百米晕倒,最终不治去世;10月25日合肥马拉松开跑,一位参加比赛的跑友在临近终点时突然心脏骤停,永远停下了自己的脚步;11月15日,上饶全国半程马拉松比赛如期进行,活动中0056号选手冲过终点后摔倒,心跳骤停,现场救急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我们考察调研的情况来看,马拉松猝死现象全世界都存在,在不同年龄、性别、距离以及专业或大众选手中都发生过,其表现形式和成因比较复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猝死也不是马拉松赛事特有的现象。
马拉松运动中的猝死,是心脏病学及运动医学的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研究课题。但其成为课题的原因不是由于它很常见,而是由于它相对少见且无法预测。一些研究显示,马拉松赛事的猝死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0.5—2人,这一概率低于普通人群的猝死率。
——核心关注——
简单以死亡率衡量赛事举办水平不科学
2007年,东京马拉松引入大众选手参赛,有人以东马9年零死亡直指国内马拉松赛事不规范。对此,有14年马拉松赛事组织经历的王大卫摆摆手说:“简单地以一段时间赛事的死亡率衡量马拉松的举办水平并不科学,北京马拉松10年来也未曾发生过猝死悲剧,但我们仍然要向东京等马拉松赛事学习、借鉴经验。
据王大卫介绍,我国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对安全保障及医疗应急措施非常重视,赛事投入的资源、力量并不逊于国外,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学习国际先进的安全、医疗保障办法。
中国田径协会在赛事组织指导中要求并推广东京等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内赛事都开始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比如每2.5—5公里一个医疗站点,每100米1个经过培训的医疗志愿者,赛道上有配备专业人员的移动救护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巡回,配置心脏除颤仪(AED)和辅助呼吸设备等,设置绿色通道及定点医院,希望选手在出现意外时,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我们也鼓励‘医师跑者’志愿服务,今年上海和广州举办的马拉松就有不少‘医师跑者’加入,官方和不少跑者都为他们点赞。”
及时救援也不能让死亡率化零
专业赛事救援队伍和配套应急系统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马拉松选手的死亡率。今年3月15日举行的无锡马拉松比赛上,一名选手在20.3公里处倒地不起,1分钟后,赛事救援机构急救员到达,确定无反应无呼吸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2分钟后,第二名急救队员到达,接替实施心肺复苏术;又过了1分钟,另外两名急救队员携带自动除颤器到达,给予除颤;一分钟后,选手呼吸恢复,意识恢复,随后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最终康复。短短4分钟,一条宝贵的生命经历了死而复生。
专家指出,运动性心脏骤停早救治是关键,每晚抢救1分钟,获救的可能性就下降7%—10%,然而,及时的抢救也不能屡获幸运之神眷顾。“急救确实能提高被救者的成活几率,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管用。”王大卫说,此次深圳参赛选手倒地时救护车就在对面,医疗人员及时对其进行除颤等各种应急救护,并迅速送到医院,但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体检不是杜绝猝死的万能药
目前,在国外举办的大多数马拉松赛事报名时不要求提供体检报告。而在国内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有的要求提供体检报告,有的则不要求,要求提交的体检证明仅包括脉搏、血压和心电图等简单内容。有媒体因此认为,比赛体检走过场是导致猝死发生的原因之一。
纵观今年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几位死者,他们都是年轻人,而且平时身体不错。有媒体报道,据深马死亡选手的弟弟透露,死者的公司每年都安排体检,死者体检时并未发现问题。王大卫表示,有些疾病平时不会显现,体检时也很难查出,但在身体疲劳和负荷极大的情况下,就会爆发出来。此外,某一时间的体检只能反映当时的身体状态,并不能反映参加比赛前甚至比赛中的身体状态,因此“赛前体检不是杜绝猝死等突发状况的万能药”。
——应对措施——
针对赛事良莠不齐设置问责机制
据王大卫介绍,中国田径协会对赛事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赛事管理办法和推行赛事组织标准的方式进行。赛事有注册赛事、会员赛事和共同主办赛事等。会员赛事和共同主办赛事多为协会认证赛事,即必须从赛道丈量、成绩计时、裁判判罚、饮水补给、医疗急救、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安全保障、反兴奋剂等方面,通过前期考察、中期陈述、赛前检查和后期总结等环节进行严格程序和标准管理。中国田径协会对注册赛事提供赛事组织指导、指南范本,要求遵守基本标准和要求。
然而,从2010年全国举办13场马拉松赛,到2015年全国举办130多场马拉松赛。短短5年间,中国马拉松赛事增加了10倍。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的背后,也折射出赛事组织保障水平参差不齐的尴尬。
对于国内马拉松赛事多且杂、水平与标准参差不齐的现状,王大卫直言,中国田径协会在赛事管理办法中既有金、银、铜牌赛事评级系统,也有赛事问责机制,对出现问题的赛事要进行处罚,甚至取消其办赛资质。“当出现由于组织原因造成的严重问题时,中国田协会马上停止其注册,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两到三年内不能再组织类似的活动。”
参赛选手应尊重生命量力而行
即便做到了看似万无一失的保障,猝死现象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王大卫一再强调,“对于赛事组织者和参赛者而言,科学预防远胜于应急抢救。”
在他看来,作为赛事组织者,要利用各种渠道告知参赛选手在平常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参赛,并告知哪些人不宜参赛,参赛有何风险,什么情况下不宜参赛或什么情况下必须弃赛等。作为参赛选手,则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尊重生命和比赛,参赛要量力而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夜跑、刷圈行列,很多人跑了一段时间就想挑战马拉松。正如一位跑友在朋友圈中感慨:跑步也会上瘾,刚开始觉得跑步很难,后来才发现如何控制你的跑步欲望才是最难的。没有两把刷子,就不要为了成就感拼命提速度、刷成绩。
资深跑友强君表示,没有半年的系统训练不要跑半马,没有一年的系统训练不要跑全程。要坚守不能带病跑步的原则,无伤无病也要学会该退赛就退赛,尤其是身体出现恶心、心悸之类的信号后。
跑友陈少的亲身感受是,每周的跑步量不低于30公里,合理的速度和节奏计划是保证有一个成功马拉松经历的关键。“别在身体不适时坚持到底,跑马拉松只是个人的爱好和选择,不用非得通过‘跑马’来显示自己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