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地方政府用好PPP,要学会资产“打包”
2016-03-24 07:54:00
 

  ■ 本报记者 单憬岗

  “就在今天,海南一个地方政府还在电话里与我商谈投资PPP项目。”今天上午,汉富控股、诺远资产董事长韩学渊在博鳌对记者表示,海南可以充分利用“产业资源+金融资本+高端服务”的PPP开发模式进行诸如地下管廊、棚改、城市轨道等多种基础设施建设。

  “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结合商业开发、城市内轨道交通与商业开发结合项目,都是未来PPP模式投资的热点。”韩学渊表示,看好海口等地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认为撑过前几年后,这将会是一个回报非常稳定可观的项目。

  他表示,地方政府如果想更好地借助PPP模式,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敢于把优质资产拿出来打包,“地方政府有很多优质资产,但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如何将优质与相对一般的资产打包做成金融产品,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的加入。”例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就是优质资产,而棚改项目由于涉及到拆迁等,资产品相往往不那么优质,但是这两个项目未来都是地方政府必须推进的重要项目,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可以考虑打包在一起。二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银行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等,这些银行机构虽然相对较小,但优势是与地方政府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让这些地方银行机构参与PPP的产品设计和项目建设。(本报博鳌3月23日电)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