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十年后达82岁
2016-03-17 15:16:36
 

  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三步走”的目标,即到2018年,基层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卫生强市,医疗卫生高地初步形成;到2025年,国际化医疗中心初步建成,健康深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到2025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2岁。昨日,深圳市卫计委就《意见》亮点进行解读。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实施73个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启用12个市级三级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0家布局在原特区外区域,这意味着原特区内外医疗医院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意见》还指出,2016年-2020年,深圳每年要引进临床实用型、紧缺医疗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到2020年,深圳全市计划新增病床2.5万张以上,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

  《意见》还对促进社会办医做出了明确要求,即在“十三五”期间,要按照10000张病床的配置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医院预留建设项目用地,还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康中心。

  为鼓励社会办高质量医疗机构,《意见》要求对取得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资质的社会办医院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奖励,取得二级甲等资质的社会办专科医院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年均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奖励补助约1.4亿元。

  《意见》指出,2018年,深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全市70%以上的普通门诊量。

  《意见》要求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打包项目范围、调整收费标准。提高家庭病床建床费、家庭病床巡诊费、医护人员出诊费等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打包付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保报销比例,降低市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

  《意见》要求,今年年底前深圳要建成“一站式”市民就医信息平台和市民就医APP系统。此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要提高到每位常住人口70元/年。到2025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记者王俊)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羊城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