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东洞庭湖:野生动物的乐园
2016-03-12 18:02:39
 

  新华社长沙3月12日电(记者张玉洁)3月还属于冬季候鸟的迁徙时间,在湖南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湖区域,高大立和同事们正乘坐着蒲滚船在湖区进行例行巡护。

  在成立于1982年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绿草青青,碧水盈盈,时不时就可以看见各种鸟类、麋鹿,甚至江豚的身影,俨然成为一个野生动物“嬉戏”的乐园。

  而在保护区成立之初,却并不是如此。1991年就来到洞庭湖保护区工作的高大立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洞庭”。他回忆说,以前在保护区偷猎现象十分普遍,群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比较淡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个乡镇和村庄还有专门从事狩猎的人。

  “为了保护母亲湖,2006年我们对保护区内物种丰富的区域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通过10年的保护,‘失踪’多年的黑鹳和小天鹅现在又翩翩飞归故地。”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启宏说,“因为治理,湖泊得以休养生息,鱼类资源得以恢复。如今,渔民们两三个月捕鱼期的收入,抵得上之前劳累一年的收入,渔民也开始自发地进行生态保护。”

  如今,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中国长江流域十大经典保护案例”之一。同时,管理局还对洞庭湖区新的“江湖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研究,还以国际观鸟节为纽带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示范。

  “大家对生态保护越来越有认同感。”赵启宏说,“我们每年还会对居住在洞庭湖周边的居民进行‘生态家庭’的评比,从前大家都觉得生态保护只是政府的事,现在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认同感,会自发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直接参与到东洞庭湖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志愿者至少有1000名以上。不少居住在周边的村民还成了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员。

  高大立说:“他们一发现新的情况就会打电话给我们,2014年5月就是当地渔民发现一头被渔网困住的麋鹿后马上告诉我们,还帮助我们一起将这只麋鹿救了出来。”

  数据显示,东洞庭湖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已达343种,其中国际濒危物种小白额雁,来洞庭湖区域越冬的种群已经占据了全球数量的70%以上;还有淡水鱼类117种;野生植物和归化植物1186种;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洞庭湖区的个体总数已增至100头左右,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也是最大的“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同时,东洞庭湖区还是江豚的重要栖息地。

  “多年的保护工作让洞庭湖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明显好转,过去那些成规模的偷猎野生动物的行为,现在基本上没有了。”高大立说。

  据了解,东洞庭湖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全球23块绿色保护地之一,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湿地保护区。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