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年
2016-02-25 08:46:05
 

  腊月,滴水成冰。可57岁的莫志坤却满面春风,他说,总觉得心中有一团火,干什么活都不累,吃什么饭都很香!老莫是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希勃图村村民。

  老莫掰着手指告诉记者:“住进了大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看病不出村、购物有超市、玩乐有场所……这人不精神都不行!2015年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年,过去想象的幸福生活一下子都实现了,还有一件特别让我高兴的事,就是再也不用出门担水了。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吃水难已成了我的心病,夏天碰上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冬天更让我犯怵!怕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现在好了,再也不用因吃水犯难了,‘十个全覆盖’不仅把自来水接到了厨房,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就是喝醉了都不怕摔跟头!”

  今年春节,莫志坤在外地当兵的儿子要回家过年,为了不让儿子感到陌生,他提前把村子和家里变化用手机拍了照片,通过微信发给了儿子。“一是让他高兴,二是也有个心理准备,别到时候找不着家。”莫志坤笑着说。

  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张强说:“我们村是‘十个全覆盖’的样板村。现在村子今非昔比了,村民们个个都春风得意、干劲十足。这几天村里制定的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和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大伙儿一下子就都通过了,关键是村民的环保意识强了,致富愿望高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正在入户调研的苏木党委书记胡献民介绍,白音他拉苏木共有13个行政村,蒙古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6%,是典型的蒙古族聚居的地区。2015年苏木完成了9个行政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任务。2016年,苏木“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4个行政村,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

  胡献民说:“去年,苏木党委在备战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积极谋划富民产业相关事宜,我们要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美’与富民产业的‘赢’完美结合”。白音他拉苏木总土地面积72.2万亩,其中沙地面积达60.9万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区小镇。近两年来,伴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序推进,调整经济结构,壮大主导产业,探索沙区发展之路的思路也日见清晰。目前,《白音他拉苏木沙地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胡献民边翻阅规划书边说道:“我们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规模,积极打造‘兼具沙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沙地绿色经济示范区’,推进沙产业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黄牛、食用菌、经济林、高效特色种植、沙漠旅游、绿色工业等六大富民产业将逐步壮大,让农牧民成为‘产业工人’,人随产业走,吃住用行随产业迁移。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让沙区的村屯‘美’起来,让沙区农牧民依靠产业‘富’起来;让老百姓的生存环境‘绿’起来。”

  沙地水稻种植已发展到10000多亩。

  有了自来水,村民再也不用担水喝了。

  村里有了卫生室,看病买药不出村。

  白音他拉苏木的食用菌大棚达到400栋,1000万棒,是该苏木致富产业之一。

  便民超市让村民购物更方便。

  为迎佳节,希勃图村民文艺队队员正在广场排练。

  白音他拉苏木苏布日嘎查的柳编产品已销往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内蒙古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