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穗教育局回应:广州义务招生政策将保持稳定
2016-02-24 10:53:12
 

  “教育部放大招,学位房可能白买了!”开学之初,网上热传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家长焦虑不已。原因是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到“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多校划片招生是否会取代地段招生?与名校地段挂钩的学位房是否等于白买?广州市教育局23日首度回应称,市教育局去年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今后一段时期,广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

  政策 就近入学并非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通知》指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此外,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门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指出,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担忧 “多校划片”或改变小学地段学位

  事实上,从教育部到广东省教育厅,去年已先后两次提及“多校划片”这一概念。所谓“多校划片”,对于小学招生,是指片区内多个门牌号对应多所学校;对初中招生,则是指多所小学对应多所中学,这种“多对多”的关系最终会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决定个体的对应所属。

  记者了解到,这种“多校划片”的方式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均已试行。而在广州,目前越秀、荔湾、海珠等多个区的“小升初”公办学校派位已实行“多校划片”,但小学阶段招生仍试行“单校划片”地段派位或对口直升。“单校划片”的操作办法为门牌号与地段学校为“一对一”,由此,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买下学位房,以求可以获得名校学位。

  教育部门重申“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无疑让这批花下“大手笔”的家长十分焦虑。皆因倘若将门牌号与地段学校的“一对一”关系变为“多对多”关系,即便买了学位房都不一定能读上家门口的名校,而是要靠摇号碰运气决定学位所属。

  回应 学区化建设不会打破地段招生

  那么,教育部的这一要求如何在广州落地?是否会改变当下的招生方式?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23日首度回应,称广州多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实行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较好地解决了广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电脑派位就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2月,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

  “就广州而言,学区化建设并不是新鲜事。”负责人介绍,2007年越秀就启动了学区化建设工作,海珠、荔湾、天河等区也一直在以不同形式进行探索。由于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各区实行学区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式不同,“广州将继续指导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或推进学区化建设。”

  那么,对于目前已经成立五大学区的天河区,招生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天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河区的学区化并不会打破地段,也不会按照同一学区内摇珠升学。天河的每一个学区都会遵循小学按地段入学,小升初对口直升的升学方式。简单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位房并不存在“白买”问题。(记者/毕嘉琪)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