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战斗生死情
2016-02-20 01:04:21
 

  在我的照片簿里有一张营口解放后部队回沈阳休整时与战友的合照。左侧是班长刘正亚,右侧是战友黄成,中间是我。这张照片尤为珍贵,因为它记载了当年解放营口的一段峥嵘岁月,见证了我与战友们的生死情。

  我1929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榆树县小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饱受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苦难。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国民党又全面发动内战。年仅17岁的我随村里的两个青年一起参加了当地的东北民主联军,后又划入东北野战军。由于我作战勇敢,不久就被提拔为副班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我所在的第四一四团担任攻打锦州北面的帽山任务。经过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攻。敌人无力反扑,乖乖地退守城里,我们团则立即乘胜追击到城内扩大战果。我们在行军中,每天只休息两次,每次两小时,包括找民房、做饭、吃饭、洗脚、集合等。有时饭已经做好了,集合号却响了,大家只好用毛巾、帽子等抓一些饭边走边吃,因情况紧急,我就有两次没吃上饭。行军中大家都是边走边睡觉,有时走着走着就走到路边沟里去了,只好由班里同志拉上来。

  最后一夜是路过大石桥到达营口东南的马圈子村,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我们进村后准备埋锅做饭,敌人趁我们不备,悄悄向我们逼近。有个战士出去解手,发现敌人端着刺刀正向我们进攻,这才发现敌情。经过一场搏斗,敌人被消灭,但我们损失也不小,牺牲了不少战友。在这次与敌人拼刺刀中,由于我体单力薄,几次处于下风,有一次差点就牺牲了,多亏了战友刘正亚和黄成拼死相救才化险为夷。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全连突然紧急集合,连长又一次作简短动员说:“上级通报,敌人要登船逃跑,首长命令我们跑步追击,绝不能叫敌人跑掉,现在是关键时刻,只要不掉队就是胜利,现在轻装,跑步出发。”我们追到营口北,只见海滩上、芦苇里到处都是敌人,敌人只有一艘军舰因为互相争抢逃命,竟然内部打了起来,军舰也给打沉了。我们在芦苇荡里捉敌人,那里的淤泥很深,把绑腿和鞋全都粘掉了,我们根本顾不上这些。敌人是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当年11月1日营口解放。

  这一段难忘的战争岁月,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姚洪记/口述 姚淑云/整理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