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朴实家训助穷苦农家变书香门第
2016-02-18 05:44:01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

  “忠孝传家,文章华国”,既是辈分排行,也是家风家训。正是在这八个朴实大字的教导下,鹤峰县上六峰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变身为书香世家,三代人出了30余位大学生,其中教书先生就有十几位,在方圆几十里传为美谈,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当地村民普遍重视孩子教育。

  现年69岁的李传锋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昨日,忆起家族变迁史,他对八字家训充满感念。他称,祖辈希望李家子孙,以忠孝传家,通过读书、写文章,改变自己的命运,对国家做出贡献。

  李传锋称,祖父是乡村私塾先生,却穷困一生。解放后,家里分了田地,母亲操持家务,父亲成年累月背着挖锄在山上采药,挣了钱就供孩子们读书。李传锋的八姊妹中,解放后成长的5人全部读了书,参加了工作。

  “我们家不是名门望族,但几代人谨记家训。”李传锋称,当年父亲对他们说,家里穷,你们要么回家背挖锄,要么读书自己去谋生。小些的五姊妹都选择要读书。父亲告诉他们,“那你们就攒劲读,我尽力供你们。”李传锋说,在家训教导下,即便在自然灾害期间,即便一度受到读书无用论冲击,他们家对教育的重视从未改变。父母亲还教导他们兄弟姊妹要相互帮衬,大的工作了就带一个小的,二哥每月工资18元,要供一个弟弟。三哥每月工资30多元,但每月要出5元助小弟读书。

  1960年,李传锋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初中,后来,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如今,李传锋家族三代人出了30多名大学生,其中有多名博士生、硕士生。“教书先生最多,至少十几个,开个学校不成问题。”李传锋说,受家风影响,家人忠厚本分,和睦邻里,遵纪守法,没有出过坏人、恶人,教书的、当干部的,没出现腐败分子。受这个家族影响,上六峰村的四五十户人家,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培养出了大学生。

  李传锋本人更是受家训“文章华国”影响,一辈子从事文字工作。他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省文联一干就是40余年,曾任《长江文艺》编辑、《今古传奇》主编、湖北省文联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是全国知名的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传锋称,当编辑,看重知识面、鉴赏力,为让自己成为优秀的“编辑家”,他尽可能地多读书。他笑称,我一生没有积攒什么财产,“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做编辑替人做嫁衣,我省和全国各地很多作者都得过他的帮助,其中不乏后来成名成家的。做编辑轻车熟路后,李传锋开始搞创作,从1978年起发表文章,他每周要开两三个夜差,看书、写文章。期间,李传锋被单位送到鲁迅文学院进修,又到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求学。凭着短篇小说《退役军犬》,李传锋一举获得全国第二届骏马奖,引起文坛重视,之后他写了长篇动物小说《最后一只白虎》,评论界称其是新时期最早举起生态小说旗帜并有所成就的作家。

  如今,李传锋已出版十几本书,公开发表五六百万字的作品。退休后的他,与吴燕山、李诗选联手,以“贝锦三夫”笔名创作土家族土司历史题材长篇传奇系列小说《武陵王》,前三部已出版,另有两部付梓待印,还有几部正在创作中。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