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2月1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旸)过年,如同中国人300多天一次循环的生物钟;鞭炮,仍是唤醒人们过年生物钟的感官刺激之一;年味儿,就是各种感官记忆的集体爆发。
千百年来,只要中国人听到鞭炮声、看到窗花对联、闻到酒肉香、吃到饺子宴,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置于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近年来,电视里定期循环播放的《春节序曲》和《难忘今宵》,也会让人产生听觉上的应激反应。
从前,年味儿浓与淡,似乎总与集体记忆相关。回家路上的酸甜苦辣,与父母、亲戚、旧友相聚的温馨与倾诉甚至隔膜……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人们通过共同的时令行为构筑了一种特有的公共文化空间,并在此寻求安全和满足感。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产品愈加丰富,过年方式呈现个性化趋势。城里年轻人网购年夜饭,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深刻改变人们情感交流方式;出游人群在春节假期乘高铁外出,正在悄然重塑春运格局;多年在外地打拼的人们回到家乡后,不得不面对两种生活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人情负累……过年不再是男女老少“酒肉一锅烩”,不同人群各行其是,感受各异。
从公共空间的集体意识,到逐渐分化成不同群体的多样化诉求,年味儿正在扩大功能范畴,甚至泛化成某种独属于个人的私密记忆。
年味儿可以是除夕前到街坊小店去理发,只有最熟悉的师傅听着京剧、哼着小曲儿才能做出个满意的头型;年味儿可以是家酿米酒和柴火堆上的乡土料理,只有母亲下厨,与父亲干杯才能品出醇香;年味儿可以是七姑八婶的碎碎念,只有她们七嘴八舌才能把你拉回到儿时世界;年味儿还可以是携手回家的爱人,在清晨慢条斯理地对镜梳妆,只有此时她们打扮起来,才最像当年的新娘……年味儿从来没有变淡,只是变得复杂了。
年味儿不仅是国家民族的传统风俗,还是深入到生活肌理的无数小细节,承载着每个人的成长印迹,在满是乡愁乡情的新春佳节,为中国人凝结出了一脉相承的“姓”,千姿百态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