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7日电(记者靳赫)6日凌晨1时许,伴随着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从宁夏银川驶向陕西西安的K1086次列车上的1000多名旅客多已沉沉入梦,21岁的乘务员任柯爱依然在工作间里擦擦洗洗——这是列车上所有乘务员每个工作日都要例行的零点作业。
任柯爱是这趟列车上最年轻的乘务员,工作刚满3个月的她至今未能习惯在车上睡觉。“我们连续工作五天后可以休息3天,可我夜里在车上几乎睡不着,只能在白天的发车间隙睡几个小时,到了休息日作息又要调整到正常状态。3个月下来,生物钟已经全乱了。”任柯爱说。
任柯爱碰到的问题是每一名列车乘务员入职时都要面对的。本趟列车的列车长杨渊说,由于作息不规律,且长期在嘈杂、晃动的环境中睡眠,乘务员需要自己好好调整,否则长期下来身体会吃不消。
列车上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旅客看不到的,从发车前到进站后,乘务员难得歇上一歇,顾不上吃饭是常事。记者在列车上采访时,看到乘务员们只能在工作间隙分批用餐,一些乘务员拿半块饼、一颗咸鸭蛋就能当晚餐。
兰州铁路局银川客运段西安车队指导车长黄伟民说,乘务员在列车上很少能按时按点吃饭,尤其一些“夕发朝至”的列车不设餐车,乘务员们只能自带一些不用蒸煮、耐保存的食物充饥。
“在我们这趟车上,方便面、饼子、馒头是‘标配’,冬天还能少量带一些肉类上车,夏天气温高,汤汤水水的菜顾不上吃就坏了。”杨渊说。
睡不好、吃不好,这些对于常年在列车上工作的员工来说早已不算什么,唯一让他们心存遗憾的,是自己常年在路上奔波,家里的事便常常顾不上。
“汽笛一响,没多久就离家千里远,家里有啥事都指望不上我了。大到照顾老人和孩子,小到换灯泡、换煤气罐,都由我妻子一肩挑。”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青银五组列车长侯继荣说,就连孩子出生自己也没能守在妻子身边,多年来对家庭的亏欠他用一辈子也难以还清。
参加工作已有36年的同班组乘务员贾建华对此也颇有感触。“只要我们一走上列车,服务旅客就是第一位的,家里再要紧的事都只能等回去再说。”贾建华说,现在哪怕是老人和孩子生病,妻子也不会在工作时间给自己打电话。
“总的来说,在列车上和在地上是两种生活方式,老员工们都会感觉生活欠缺‘地气’。有时火车临时停靠,我们看着窗外就有冲下去踩一踩大地的冲动。”杨渊说,但是自从穿上这身制服,他们就没后悔过,千千万万的旅客总要有人来送,每次列车到站自己都有一种不辱使命的自豪感。
今年除夕和春节,杨渊的班组奉命在列车上值守,对于第一次不能在家过年,任柯爱心里有些悲伤,还偷偷哭过几场。班组的老同志们安慰她说,再过几年就习惯了,其实春节送旅客们回家是另一种幸福,因为列车无论往哪走,都是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