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寻找年味,就像寻找“暗物质”
2016-02-07 18:39:39
 

  新华社南京2月7日电(记者蒋芳)除夕,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分秒不停地捕捉信息,源源不断送回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机中。那一串串数字,弯弯曲曲的图形,是“悟空”正在试图捕捉“暗物质”的形态。

  地球上,人们则在思考与讨论着:“年味”的形态是什么样?跟随“年味地图”,或是参加“寻找年味之旅”,找回“浓浓的年味儿”?

  何为年味?言人人殊,味有不同。如果暗物质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已经与其相安无事很久很久;而年味究竟是浓是淡,也没有客观指标,全凭主观感受。

  许多人认为高科技破坏了年味,当火箭、卫星发射日益像放挂鞭炮一样简单,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却制造了情感隔膜。

  对此,女儿远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南京市民石晓亮却不认同。“如果不是科技发达,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经常联络。女儿虽然不在身边,但通过视频让我们比她在家的时候交流还多,这会儿她妈妈正在视频上教她炒鸡蛋。”

  还有些人认为物质多少与年味浓淡成反比,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过去令人垂涎的佳肴,如今成了避之不及的“每逢佳节胖三斤”。

  “春节的年味来自‘仪式感’,是小到一家人吃团圆饭,大到一个国家群体看春晚的心态和氛围。”刚满六十岁的余文桂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家人一年只吃一两顿肉。“如今吃喝不愁,仪式感自然消失了,但又有谁会愿意回到那‘饥者口中尽佳肴’的日子呢?”

  各大论坛上,主打“年味”话题更是热闹。“每到过年,总是看见社会上对于年味浓淡的大讨论。其实在我的心里,年味是微观世界的个体感知,一群人去寻找同一种年味,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思路。”知乎网友星达说。

  宇宙无垠,星空璀璨。无论是上天入地搜寻“暗物质”,还是跋山涉水追求“年味”,根本上都是人类对于世界的好奇与试探。只不过,前者需要的是技术,后者则更多的需要回归内心。不管我们的生活如何不断地被“刷新”,也不管过年的感觉怎样“变与不变”,“团圆、祝福、亲情”,唯有这些情感内核才是真正的“年味”。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