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谭元斌)“儿子终于找着媳妇了。”这几天,鄂西山区老人龚延祥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中。几个月前,这还是他的一桩心病。他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春节儿子可以带着对象回家过年了,“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感到有些眩晕”。
这只是龚延祥老人过去3年里收获的诸多喜事中的一件。“最重要的是,生活有了指望,有了依靠,再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他说。
龚延祥今年76岁,家住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纸厂河组。3年前,他家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穷得揭不开锅”,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
3年过去,龚延祥的家里完全变了个样,房子不再灰头土脸,白墙木窗黑瓦翘角的新农村风格与灰绿的山色相映成趣,厨房装修得焕然一新,贴了瓷砖的灶台映着窗格子的倒影,电灯线经过重新布局,井井有条,灯泡也由白炽灯升级为节能灯……
他最大的收获是新建的鸡舍。这栋位于屋旁高处、按照新农村风格建设的占地80多平方米的鸡舍,耗资约15万元,大部分为政府资助。鸡舍里养着220只鸡,一天能捡100多个鸡蛋,每年可以获得3万元左右的收入。
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让龚延祥老人感到生活有了指望,有了依靠。
“2014年9月起开始赚钱,到现在已经赚了3万多元钱,其中的2万元用来建鸡舍了,另外1万多元留着平时开支。”脚穿长筒雨靴、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龚延祥,坐在2015年上半年新买的椅子上,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言语之中,满满都是信心。
龚延祥一家三口,老伴王大芝和他一起养鸡,儿子龚福军长年在外打工。2012年底开始,龙凤镇推进“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
在龚延祥的家里,这些宏观方针留下了深刻的微观印迹。如今,他家10亩多土地全部退耕还林,种上了漆树,丰产后预计年收益5万元;各项惠农补贴加起来有3000多元,解除了燃眉之急;依托丰顺养殖专业合作社,养上了蛋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现在不说过高档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中档生活还是算得上的。”龚延祥说。
生活根基的改善,让龚延祥燃起了一个更大的梦想:举家搬迁到集镇,把现在住的地方变成纯生产性用房,将蛋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龙凤镇政府派驻龙马村工作组组长张金元说,这件事情正在加紧落实,指日可待。
龙马村位于龙凤镇西北部,距离恩施市35公里,最高海拔1000米,最低海拔560米,国土面积10.2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876户、3056人,2015年共有贫困户466户、1357人。
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在龙凤镇释放出强劲活力。目前,龙马村通过退耕还林种植茶叶2500亩、漆树800亩,一批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九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全面实施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龙马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龚延祥家一样,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龚福军说,春节过后,准备就近找点事儿做,再也不出远门了。恩施市委副书记张渊平表示,已计划为龚福军开设一家网店,让他通过电商销售鸡蛋,成为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