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上海:角角落落里“补短板” 实施“城市大扫除”
2016-02-03 11:39:47
 

  新华社上海2月3日电(记者李荣)新春时节,记者到沪郊采访发现,各处都在“动起来”,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各种违法违规的建筑、经营场所和“乱排乱放”行为,能拆能停的马上做,难度较大的也要排出“时间表”。上海正在实施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给上海来一个彻底的城市大扫除。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扫地擦窗,窗明几净地迎接新的一年。城市也一样,不能让城市运营中的“积垢”积了一年又一年。上海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清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就是一次“城市大扫除”,是上海“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短板往往出现在盲点区,大马路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小道小路里面往往就脏乱差。干净的背后,更得要留神。”在吴淞江北岸的幸福村,村委会主任陈敏对城市“补短板”有着这样的体会。

  这个村本地人有2200人,而非本地人超过1.6万人。这从近年来村里公共厕所一下子增加到17座就可以反映出来。一个月单单公共厕所的公共支出就要近8000元。人多了,各种经营活动也集聚了,城市“短板”也会慢慢积累起来。前几年,这个村通过原村民和新村民的自治,再加上村里的统筹协调,“大村容、大村貌”安排得井井有条。但近年来,在“大村容、大村貌”背后,还是发现了不少“短板”:江边的大堆场,废钢废料堆得高高的,与江景极不协调,而且影响水安全,还加上与人居混杂,必须整治。

  “虽然存在的年数已很久,租户又很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只要是违法违规的短板,就一定要补起来。”陈敏说,他已联合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赶在春节之前,与堆场的经营者和租户进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

  整治环境“补短板”,最要注意的是整治过后的“回潮”。在江桥镇,具体负责整治的镇党委副书记陈政江说,环境整治过去也搞过,往往会出现“拉锯战”“游击战”。整治时轰轰烈烈,整治一过,那儿又成为盲点,于是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卷土重来”,补上的短板又“短”了。这一次,一定要保住清理的成果,形成长效机制,让绿化、优化、美化的后续规划“马上跟上”,不给“拉锯战”留下空间。从最新拟订的吴淞江北岸规划图上可以看到,沿江将形成生态步道和自行车道,附近将建设一个市民体育公园,“见缝插针”还将布局各具形态的生态绿地。

  上海的这次城市“大扫除”,还在边界地区与周边省市形成联动互动机制。沪郊的西北部与江苏的昆山与太仓接壤,据了解,在这个“接壤地带”,大家将互建并共建环境廊道,实施土地修复,覆土造林,探索生态上的互补。用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的话说,“一手抓发展,一手补短板,两手都要硬”。让城市也干干净净迎新年吧!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