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希望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搞大拆大建,也不能靠涂脂抹粉。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本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美带动事业美,以事业美支撑乡村美。近年来,浙江遂昌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美丽事业,农村环境整洁优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子,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产业落后
农村环境问题的表象是污染程度高,根源是产业水平低。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决定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环保水平的相对落后。
生活习惯差的根源是生产方式旧。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养成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先进,生产者的生活方式也会先进,就会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千百年来,农民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条件艰苦,体力劳动繁重,农民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无暇顾及个人及环境卫生。
基础设施差的根源是产业效益低。随着人口的激增和乡镇企业的突起,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体量大幅增加,靠自我净化难以解决环境问题。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供排水及垃圾、污水处理系统。但是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比较效益较差,农业生产收益无法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长期、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差的根源是产业层次低。农村环境问题,生活污染占少数,生产污染是大头。农村的养殖业大都是分户散养,所产生的粪便、污水及动物尸体很少集中处理,就直接丢弃在房前屋后,或沿街直接渗透到土壤里、排放到河流里,不仅臭气熏天,还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村的加工业规模小、工艺落后,很少有治污措施,加上城市转移出的重化工、重污染企业排污,农村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农村环境治理的出路是产业转型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破局靠集中整治,出路是产业转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首先要淘汰落后产业,以产业转型带动农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新型业态发展。
淘汰落后产业。遂昌坚持转型发展,强力关停没有环保条件的养殖点和工业企业。设立专项资金,引导懂技术、会经营、上规模的养殖户集中布局,帮助他们完善环保设施,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规模小的养殖户转产,发展特色种植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拆除小纸厂、小竹炭等小作坊,支持工业企业完善环保设施,规模发展、洁净发展,有效防止了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转变生产方式。遂昌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培育生态环保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取外部支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降低农民体力消耗,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秸秆腐烂、焚烧造成的污染。制定农村垃圾分类标准,引进小型垃圾处理设备,将处理过的垃圾制成花草肥料出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发展新型业态。遂昌坚持高效发展,着力丰富产业形态,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吸引沪杭人到乡村度假过节、养生养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举办特色农产品“节庆”,提高知名度,增加销售量。积极推广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销售本地优质农产品。随着产业转型,农村农民收益丰厚,生产污染大幅减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农村环境美化的根本是产业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短期靠环境整治,长远靠产业支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农村环境治理成果,根本是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发展美丽经济、美丽事业,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群众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
产业升级带动良好习惯养成。乡村长久美的前提是生活习惯美。新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前,回归农村成为城里人的时尚,但农村饭菜不卫生、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遂昌群众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自觉打扫卫生、清除垃圾、保护环境,爱整洁、讲卫生、不乱扔东西的习惯逐渐养成。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群众自觉建设维护环保设施,主动制止乱扔东西的行为。群众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产业升级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乡村长久美的基础是环保设施美、美丽产业比较效益高。发展美丽产业形成的良好经济效益,为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资金支持。遂昌坚持农村产业收益全部反哺农村,积极整合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农民自觉自愿绿化美化庭院,家家户户比学赶超,初步形成了村村有游园、户户有花草的美好景象。
产业升级带动美丽事业发展。乡村长久美的保障是事业发展美。通过发展美丽产业,遂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双丰收。电商产业的发展,让过去经常烂在山上、地里、水中的土特产成为宝贝。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滋润下精神美、形象美、行为美、生活美。美丽事业的长足发展,为遂昌农村的自然美、持续美、长久美提供了有力保障。⑥6
(作者系修武县人民政府县长、2015年河南省赴浙江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