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宁夏“三下乡”现场见闻:手写春联受追捧
2016-01-24 08:34:47
 

  新华社银川1月24日电(许晋豫)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近日举行的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春联下乡”区被当地老乡围了个严严实实。在对手写春联的字赞不绝口的同时,老乡们为领取到一副春联而在寒风中等待良久:有的老乡怕自己的春联被拿混,一只手拿着写好的上联,另一只手则护着正在写的下联。

  为了维持秩序,从40多里地外赶来的胡金钟义务当起了“秩序维护员”。他说:“这次‘三下乡’活动属我们这里热闹,老乡们都是冲着老师们的字来的,手写的春联比打印的更有精气神,大家都想沾沾喜气。”

  今年50岁的白永刚是盐池县的一名文艺爱好者,他对等了半天才得来的“申午梅献瑞,猴岁雪兆丰”的春联十分满意。在他们那一代人眼中,春联不只是一张写着毛笔字的红纸,更是节日热情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我们那时候会写毛笔字的人很多,不管好坏都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对联,家里的窗户上也会贴满剪纸。过完正月十五到县里上班时,我还会挨家挨户看别人家的春联,看看哪家的字好,哪家的对联好。”白永刚说,后来大家都开始贴买来的春联,不仅字没了精神,对联的内容也都是些发财、福寿之类的陈词滥调。过年贴着手写的春联才更有年味。

  “春联下乡”也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在他们眼中手写春联最大的亮点在于喜庆。今年28岁的盐池县群众张丽莎在等了20多分钟后,除了等到一副写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春联外,还得到一张大红“福”字。

  张丽莎说:“老师们写的春联字漂亮,比买来的有神韵,看着也好看,过年时家里贴上这样的春联会更显喜庆。”

  盐池县书法协会理事姜桂梅是参与这次“春联下乡”的3位书法家之一。在3个多小时里,她一会儿也不得闲,光“福”字就写了二三十张,春联更是将近100副。

  退休以后,姜桂梅已经连续6年参加到农村和社区的“春联下乡”活动。她说:“手写春联在老百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虽然每人只能领到1副,但是大家都是为了图个喜庆,我们也希望这些春联能给大家带去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