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山西花甲老人为古村落历史文化奔忙
2016-01-17 09:56:10
 

  新华社太原1月17日电(记者王卓伦 王菲菲)深冬时节的沁河,河道狭窄、水流平静。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它将13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揽入怀中,浇灌出古时富庶的晋东南地区。在如今萧条的沁河畔,山西晋城67岁的延如意竭力寻找着古村落昔日的繁华。

  位于王屋山隘口、沁河谷河滩上的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古时是南抵中原的必经之地,由此成为汇聚商贾、集散物资的重要商道古镇。频繁的人员往来,吸引了外地商贩在此驻扎经营,从而形成了几百座民居古建。

  在上伏村延如意的家中,整齐排列着的三十几个厚厚的文件夹,是他近年来为上伏村的历史文化奔忙的成果。从每间房尚且清晰可辨的门匾楹联,到散落在村里已破败不堪的古碑石刻,再到几代村民口口相传的商贾史料,延如意搜集和整理的文字已逾二十万。

  “平时除了照顾脑梗的老伴儿,我把精力全都用在这上面了。我不太懂电脑,很多资料都是手写的。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很值得!”延如意说,他在镇上当了40年语文老师,2011年退休后回到村里,看到越来越多的精美院落日益破败,十分痛心。

  “钱庄”“当铺”“客店”“烟房”“药铺”“油店”……文物部门曾将贯穿全村的“三里古龙街”旁多元的商业形态做了简单的标识,延如意却要将每处建筑的细节知识寻个究竟。患有腰间盘突出二十多年的他,拖着行动不便的左腿,常常在这条街上反复踱步研究。

  带领记者走在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年的赵家新院,延如意每看到一方题字牌匾、每路过一处装饰雕刻,都兴奋地介绍着背后的意蕴。萧瑟的院落、刺骨的寒风,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上伏古村落文化的热情。

  “一开始我也搞不懂某些文字的意思,但至少先拍下照片、用笔记录下原文,然后再查古籍、问专家。弄清楚后,我再补充到资料中。”延如意说。

  例如,写在许家大院门匾上的“六行相勉”四个字,就让延如意费劲了周折。“走访了不少村里的老人、给专家打的电话也有几十个,最后才明白‘六’指的是父母、兄弟和妻儿。所以,‘六行相勉’就是在倡导家庭成员间相互勉励、和谐共处。”说到这儿,延如意神采奕奕、一脸成就感。

  受延如意的感染,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了他的队伍。2015年9月,延如意为他倡议组建的“上伏村导游队”进行了培训。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语言表达、礼仪姿态,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导游队现在有10个人,均为村里生完孩子的主妇,时间比较充裕、对古村落文化也比较感兴趣,目前主要接待来访的文物部门和古村落研究和保护的人员。”导游队的莫洪琼说。

  队长陈苏爱说,她自小在上伏村里长大,几乎人人都知道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只是没人能像延如意一样如此不遗余力地挖掘和记录。

  2015年12月,上伏村获得“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延如意报送的十万余字材料功不可没。“我的精力和体力越来越跟不上,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和后代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毕竟,记录是为了保护,而只有保护,才能保存。”延如意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