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2016-01-15 03:39:33
 

周南焱

  今年是奥地利大诗人里尔克逝世90周年,四卷本共十册的《里尔克诗全集》最近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对于中国诗歌界来说,这是一件大事,里尔克作品终于有了中文全译本。令人痛惜的是,主要译者陈宁三年前已经英年早逝,未能看到自己的翻译遗稿面世。陈宁原本名不见经传,但他的翻译人生,近日令不少网友感动不已。

  里尔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虽范围不广,但潜移默化,仅译者就有好几代人。冯至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深受里尔克影响,率先译出其部分代表作,今已成为经典。后来的陈敬容、绿原、林克等人也译过里尔克的作品,每每有佳作呈现。但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作品全集一直未能译介过来,直到此次陈宁的译作出版。诗人王家新将这一套全集评价为迄今两岸三地所有里尔克中译本里面“最全面、最专业、最严谨”的版本,并赞誉陈宁是翻译的“圣徒”。

  如今不宜轻易用“圣徒”一词来评价一个人,但陈宁当得起这一赞誉。他的身上有上世纪80年代文学热潮和理想主义青年的烙印,曾是一个摇滚音乐爱好者,更是一个虔诚的文学翻译者。他在辽宁一家报社上班,长年业余翻译里尔克作品,贴在网上供同仁阅读,并未奢望出版。翻译里尔克全集的难度很大,需要逐句反复推敲,耗费了其大量心血。年仅42岁的陈宁便因心肌梗塞病逝,去世前桌上还留着未完成的译稿。友人前去探望,发现其家里除了堆满里尔克的作品资料,几乎家徒四壁。

  在今天的大环境里,从事文学翻译几乎没有名利可言,完全依靠译者个人喜好。翻译稿费低得惊人,还常常拖欠,不可能以此为谋生职业。像陈宁也是业余从事翻译工作,但长期承担高强度工作量,无疑对身体是很大的损害。无独有偶,翻译家孙仲旭前年因抑郁症自杀,年仅41岁。据说孙仲旭生前曾把电脑里的400万字译稿打开给儿子看,说“这是我的全部财产,今后你好好打理,可以回老家造间房子,讨个媳妇。”这话让人心酸,翻译家的生活处境潦倒如此。

  可悲的是,今天真正埋头苦干者不受关注,那些靠噱头炒作者却万众瞩目。比如前不久冯唐翻译泰戈尔的诗集,胡乱随性翻译一通,竟然在网上走红。相较之下,陈宁、孙仲旭这样的译者,把生命投入到译作中,却并未有多少人了解。也许,不必埋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是应该替他们感到庆幸,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他们专注于自己挚爱的事业,不为名利所扰,心中更可能是幸福的。

  当年在抗战时期,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曾给冯至极大启发,里尔克在书中写道:“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事情艰难,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之。”料想,里尔克的作品也曾经给了陈宁极大的启发和抚慰,让他能够安于寂寞去从事艰难的翻译。里尔克还有一句名诗:“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句话可以送给远去的陈宁,也可以送给更多在寂寞中从事艺术工作的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