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波
卖房种柑橘
老伴气得要离婚
“我要种柑橘!”范敬超的回应,让乡亲们大跌眼镜。
实际上在2007年初,他就做好了退休后回乡创业的打算,方向是搞现代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他让自己的姐姐先进一步做试验,在老家养鸭子、兔子和鱼,但效果并不理想。
而种柑橘这个念头,出现在2007年4月23日,范敬超至今记忆犹新。那天,范敬超到仁寿县新店乡调研。看到满山遍野的柑橘,名字叫做“清见”,个头大、味道好,经济效益明显。“当时我就感觉到眼前一亮!”范敬超立即想到,仁寿和井研相邻,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接近,老家的地形地貌比这里还好,为什么不试试种柑橘呢?
调研结束后,他找到橘园主人徐文科。徐文科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带领果农创建了“中国清见之乡”。面对范敬超的请求,徐文科很热心地拍了胸脯。不久之后,他运去505株“清见”苗,后来成活了500株,如今连年丰产。这500株树苗,正式开启了范敬超的柑橘产业之梦,因此,他给自己的果园起名叫“橘梦园”。
梦的开始并不顺利。“首先是家人不支持。”范敬超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老伴指责他不陪在身旁,甚至一度以离婚相胁。女儿、女婿和弟弟等人,则既怕他累垮了身体,又怕他亏了本欠下债务。后来,范敬超说自己会小规模起步,会审时度势稳妥发展,家人才勉强接受了他的选择。但回乡创业的,依然只有他一个人。
因为家人不支持,范敬超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他拿出全部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只有10多万元。果园发展到100多亩时,他苦口婆心做工作,动员亲友筹了几十万元。后来果园发展到600亩时,他卖掉了自己在成都的房子,卖掉了父亲在乐山的房子。“这样一来,家庭关系更紧张了。”让范敬超欣慰的是,老伴并没有真的和他离婚。
创业·成就
果园扩成万亩,带动村民致富
家人不理解,乡亲们也不理解。哪怕是505株“清见”苗已经种下,对范敬超的质疑也没有停止过。在扩大规模需要流转土地时,乡亲们总会有各种担心:“一个当官的,跑回来当农民,搞起耍的吧?”“60多岁的人了,能干多久?”
为了赢得理解,范敬超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和乡亲们一笔一笔算细账。“因为有看得见的实惠,乡亲们逐渐也就接受了。”范敬超很感谢自己39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经历,造就了他的战略谋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除了这三种能力,范敬超更多靠的是“拼命”,创业初期那段时间,他从140近瘦到了126斤。
好在付出都有了回报。到2012年时,范敬超的果园已经有了近2000亩规模。“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忙得脚不沾地。”他决定改变经营模式,将打造好的果园出租、出售。
这样一来,果园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13年新增1000多亩,2014年新增2000多亩,2015年新增4000多亩……范敬超的果园像滚雪球般壮大,其中大多数出租、出售经营。经营者们经营果园挣钱,村民们就地打工挣钱,还有人开起了农家乐。“看到家乡好了,我也回来打工了。”此前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曾容说,她准备把丈夫也叫回来,承包经营果园。
随着形势好转,家人也慢慢相信了范敬超的眼光。老伴去年退休后,也回到井研帮他,范敬超现在让她“分管”农家乐。与此同时,范敬超的生活质量也逐步回升,工作从动手回归到动脑,每天准时有了工作餐吃。如今,体重也已经恢复到了138斤。“因为生活好了、心情好了。”范敬超说,他现在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