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贵州六枝:“文化+”让传统手艺变创富新路
2016-01-07 14:20:00
 原标题:贵州六枝:“文化+”让传统手艺变创富新路

  新华网贵阳1月6日电(记者骆飞)“去年底的所有订单都完成了,收入也很可观,来年要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更上一个台阶。”谈起过去的一年,新窑镇新河村村民邓丽萍难掩内心的欣喜。岁末年初之际,一连串想法在脑子里蹦出,她的目光早已投向新年目标:谋求合作与创新,把传统竹编手艺搬进大工厂,和村民共同铺就文化产业致富路。

  邓丽萍的家乡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曾是古夜郎腹地,传统技艺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浓厚;在三线建设时期这里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矿区。如今的六枝,和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期,阵痛与机遇并存。

  走进这片土地,随着国家政策调整,过去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正在变革,但延续千年的夜郎文化却历久弥新,为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打开了新思路。传统手艺迎来了“政策春天”,以手工竹编为支撑的乡村文化产业逐步搭建起来,为农村脱贫致富开拓了新的产业道路。

  在邓丽萍的竹编仓库里,不足50平米的室内堆满了各种手工的竹编工艺品和家居用品,包括人物肖像、山水花鸟等竹编挂件和摆件,以及精巧的竹编鞋盒、茶叶盒和簸箕等。产品类型丰富,做工精巧,融合了传统手艺与现代理念,扩充了原有竹编单一的实用功能,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远销国内外。

  “搞竹编几乎遍布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弄,简直司空见惯,谁能想到这‘土手艺’居然成为村民们主要经济来源。”邓丽萍感叹说,目前自己成立的合作社里有100多位村民,平均每人每月有2500多元的收入。

  来到新河村,冬闲在家的农户双手并未闲着,三五成群围坐在火炉旁,唠家常,编竹子。新砍来的竹子要及时剖裁好,否则会失了水分。一根竹子分两层取材,拔下的第一层绿皮,其质地坚韧厚实被称为竹一篾用来编制最外层,而其下一层则是质地较柔软光滑的竹二篾用于编制内层。

  只见竹篾如纸片般厚薄,宽窄适中、细长统一,在村民手里迅速被拼叠起来,相互碰撞,沙沙作响,错落交叠地形成了一切竹编制品最原始的雏形,而后按不同的需要再组合成不同的产品。

  49岁的村民谭友金自幼丧失语言功能,还要供养年迈的母亲和身患残疾的弟弟,贫困的家庭全靠他一人支撑。但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传统竹编手艺维系着他全家的生活,他手艺扎实,踏实肯干,成了合作社签约工人,每月能拿到近5000元的工资。

  在老人叶发全看来,除了地里的庄稼能年复一年的耕种外,竹编作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从未遗失,永远是镇上赶场天的“热销货”。“白天种地,晚上编竹子,都是手上活,只要勤快,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他说。

  近年来,面对产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六枝特区紧抓文化和旅游,用“文化+”的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与旅游景区、民族文化、农业产业等结合起来,相互间优势互补,形成了“文化+”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六枝特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幸雪梅说,文化产业也是生产力,并且是绿色的、可持续的,其包容性强且接地气,能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对推动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新年新规划,靠编织手艺发家的邓丽萍也在编制着自己的新年计划,她决定要扩大厂房和生产规模,引进数控机器和技术,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在她看来,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