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5年12月下旬,随着福建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派出10个巡视组的“收兵”,福建省2015年开展的4轮7批巡视工作结束。至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已完成对126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巡视,实现了对设区市、县(市、区)、省属企业和省属金融机构的巡视全覆盖。
与此同时,《中共福建省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于12月中旬正式印发,巡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持续发力锁定“全覆盖”
按照中央巡视工作规划和“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的要求,福建省委在本届任期内,也就是在2016年第四季度之前,应完成对全省各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巡视全覆盖。
锁定“全覆盖”这一目标,福建省在2014年初探索专项巡视,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巡视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采取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管齐下”、常规巡视组与专项巡视组“双轨并行”等“五个双”模式,加快推进巡视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巡视监督实效。
在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双轮驱动下,福建省巡视节奏和频率明显加快,2015年完成对63个地方、单位的巡视,比2014年的巡视数又提升了近1倍,为实现巡视全覆盖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全覆盖”是数量上的要求,但在巡视工作质量上如何保证?如果发挥巡视这个党内监督“利器”,既发现问题,又解决问题呢?
着眼于巡视工作质量,福建省在人员配备上下功夫,建立了以省直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和设区市纪委领导为主体的专项巡视组长、副组长库,由纪检监察系统和组织系统干部组成的巡视干部库,由审计、财政、省属企业财会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干部库,目前这三个人才库共有257人。“巡视人才库实行滚动管理,按需调配,优化组合,一次一授权。2015年,每轮巡视都从巡视干部库中抽调50余人参加巡视,为完成巡视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福建省委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对巡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巡视工作汇报,省委“五人小组”听取每轮巡视情况汇报,逐项提出巡视成果运用的具体意见。
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福建省委巡视组坚持问题导向,把查清“人”和“事”之间的关系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人、重点事,梳理出“事”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指向,着力发现隐藏在“事”后面的“人”的问题线索。2015年共发现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1100条,涉及省管干部299名、处科级干部801名。
2015年前3轮巡视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已立案查处302人,其中厅级6人、处级74人、科级222人;诫勉谈话60人,其中厅级1人、处级28人、科级31人。
以全面公开促整改落实
巡视进驻公开发布,巡视情况公开反馈,巡视结果公开通报……目前,福建省已形成巡视工作前、中、后全程公开透明运行的工作机制。
巡视作为反腐“利剑”,既要在人民中汲取力量,也要在人民中寻求支持;既要取得人民信任,也要接受人民监督。为增强巡视工作透明度,福建省以公开倒逼巡视整改落实,要求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将整改情况分类逐条在当地媒体和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
2015年第一轮巡视后,看到县委在网上发布的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尤溪县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陈成杰说:“巡视全程公开,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无处藏身,这种做法值得点赞。”
每轮巡视结束后,省委巡视组对问题线索分清性质、明确管辖,列出清单、分类移交;巡视办建立台账、跟踪督办,一件一件对账销号。
在反馈上,实行“双签收”。将巡视反馈意见分别向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反馈,两份反馈意见均由主要负责人签收,促使其扛起主体责任。
在监督上,实行“双督办”。对在县(市、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由相关设区市纪委跟踪督办;对在省国资委管理企业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由省国资委纪委跟踪督办;对在省属高校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由省教育纪工委跟踪督办。在此基础上,省委巡视办实行再督办。
2015年,福建省委巡视办共向省委报送巡视综合报告3份,巡视要情专报118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205条,向组织部门移交选人用人方面问题183条。
被巡视地方和企业对照问题清单一一落实整改。针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被巡视地方和企业通过召开会议部署、签订责任状、实施“一案双查”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追究,推进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认真履行职责,种好“责任田”。
在第二轮巡视整改中,福州市对问责案件“零处分”的县(市)区和“零问责”的市直单位进行重点督办,对137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进行责任追究;厦门市对巡视反馈意见中涉及“低职高配”的市直31家单位51名干部做到立整立改;南平市建阳区对全区公车配置及使用情况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对43辆违规超标超编车辆依规进行处置,对顶风违纪使用公车和以下属单位名义违规购置公车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