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体育专电(记者郭敬丹)当校园足球携手“洋教练”后,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2015年9月起,上海市教委通过校园足球公益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优秀师资,为10个区的35所中小学引入外籍教练员,通过打好“基座”来培养中国足球的“塔尖”。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二中学的操场上,六年级(预初一)2班的40名学生正在经历一节“洋教练”上的体育活动课。身穿橙色球衣的“洋教练”是31岁的弗拉达,欧足联A级教练,来自塞尔维亚,有丰富的青训经验。
在田林二中体育教师于鸣明眼中,这位“洋教练”专业且富有激情,“从培养兴趣出发”是弗拉达上课的核心理念。“比如课前热身,他是用分组、游戏的方法,这比传统跑圈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于鸣明说。
此外,上课内容目的性强、安排科学也让于老师感触颇深:“一堂课35分钟,热身、训练、分组对抗等依次进行,孩子们能全情投入,不会觉得累。”
“上课太开心了!”六年级2班的徐婕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对我们限制少,而且(上课内容)特别有趣。”徐婕是女孩子,并没有足球基础,但却在弗拉达的带领下“爱上足球课”。
大受欢迎的“洋教练”从哪儿来?据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上海聚运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校园足球公益项目,上海市教委予以配套支持。两家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优秀师资,通过前期的选拔与评审,在上海10个区的35所中小学引入外籍教练。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项目的督导评估方,对“洋教练”上课的质量进行评估。
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丁力说,“洋教练”的到来,能使学校和学生全面深度接触国际一流水平的教学和训练模式,为推进足球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普及摸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