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绿皮火车》的平凡与真诚
2015-12-27 04:17:00
 原标题:《绿皮火车》的平凡与真诚

2014年2月,昆明至攀枝花的6162次列车上。

2014年4月,黄山至南京的7102次列车上。

2015年1月,阿尔山至白城的4346次列车上。

2015年6月,汉口至威海的K1068次列车上。

2015年5月,六盘水至红果的6003次列车上。

2015年5月30日,红果至六盘水的6004次列车上。

  钱海峰的《绿皮火车》能获奖,我并不觉得意外,但惊喜的是能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获大奖。我最早是在2012年看到这组作品的,当时觉得钱海峰是受了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的影响。但是到了2013年,我看到他更多的作品,才觉得他拍的作品和王福春的经典影像并不相同。

  我当时对《绿皮火车》写了一些评论。“绿皮火车虽然缓慢、拥挤,但面对面的乘坐方式往往会让人们自然汇集交织在一起。作为一名行者,钱海峰既是一名旁观者,又是其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眼睛仔细打量着车厢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影像质朴而平静,平常视角的运用亲切而不露匠气,细致入微的观察又将人们乘坐绿皮火车的无奈与泰然的复杂心态,巧妙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当时,我觉得《绿皮火车》是钱海峰以平民视角呈现平民生活的一部鲜活而接地气的摄影专题,真诚而不刻意。

  2015年,钱海峰这组作品的数量由几十张上升到几百张,行程覆盖了全国通行绿皮火车的大多数铁路线,时间跨度也长达8年之久。这时,我意识到他的《绿皮火车》已经不再停留在纪实摄影作品的层面,这组作品已然变成了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反映社会人群被重新整合,人们被物质化间隔分离的一个社会样本,是可以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影像调查文本。

  我们通过钱海峰的镜头,不难看出绿皮火车上的乘客是那些不计时间成本而珍惜金钱成本的人,同时还有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只能搭乘绿皮火车出行和回家的人。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民工,他宁愿在火车站站前广场露宿三晚,搭乘27元钱的绿皮火车回家,也不愿买一张150多元的长途巴士票,马上踏上归程。毋庸置疑,条件简陋的绿皮火车被淘汰是时代的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绿皮火车事实上帮助那些中低收入者实现了出行和回家的梦想。

  连州年展之前,在帮助钱海峰选片的过程中,我不但看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图卷,更看到了他把摄影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理想来追求的状态,看到了他对生活、对被摄对象的敬畏而友善的心态。此外,我也看到了他在摄影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其摄影语言的运用也到了流畅自然的境界。那些带着作者的体温和汗味的照片,已经涉及到被表象遮蔽的摄影的内核,涉及到摄影所能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他长期而持续的关注,使《绿皮火车》呈现出来的生活样貌,不但还原了被大量观看者所忽视的边缘化生存的现状,更让我们对产生这些画面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思考。尤其在当下这个痛感消失的手机摄影时代,一部《绿皮火车》无疑给沉浸在“小时代”梦境里的我们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这也许才是这部作品被大家如此看重的理由。

  在段煜婷老师的帮助下,展览顺利开到了连州。在现场,《绿皮火车》的感染力深深打动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心。一本留言簿短短两天就写满了,不仅有普通观众,还有许多摄影家和策展人。

  在《绿皮火车》获奖后,有人提及王福春和钱海峰作品的比较。我认为,从他们两位的作品看绿皮火车,会让我们感到人间的社会关系并无改变,只是时光的背景改变了。王福春以温情的目光关注一个开始幸福的时代,而钱海峰则以冷峻的态度提醒我们应该思考更多。因此,王福春和钱海峰都是反映历史与现实的优秀摄影家,他们的绿皮火车会让我们的后代永远阅读。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