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向精神世界的“拾荒者”致敬
2015-12-24 04:16:27
 

□本报记者张磊实习生 孟素芳

  “还记得那位进图书馆前洗手的拾荒老人吗?他叫韦思浩,77岁,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有五千多,但他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12月13日,老人被撞伤医治无效离世。向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韦思浩老人致敬!”12月23日,焦点网谈官方微信转发该消息后,引发网友热议。

  去年11月,《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看书前”自发洗手》这篇报道曾引起很多人关注。报道主人公就是这位拾荒老人韦思浩,他每次进图书馆看书前,都会自觉地把手洗得特别干净。近日,韦思浩老人的女儿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竟匿名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网友得知图书馆“拾荒老人”离世的消息后,纷纷哀悼致敬。网友“心向阳光”说:“谢谢您让我们在这个冬天感受到温暖,一路走好!”网友“水月170”说:“你是最纯净的天使,心存无私天地宽!你给后人作了一个路标,相信会有很多人沿着你的足迹走下去!”

  韦思浩是一名退休高中教师,本可安心养老,却选择拾荒“补贴”生活。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省吃俭用资助他们,一生为教育劳心,很多网友感动于他的无私奉献精神。网友说,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们,要多读书、做善事。他的心里是快乐的,通过帮助别人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向精神世界的“拾荒者”致敬!@上林美景认为,人生几何,为何而生。什么虚荣心,什么奢华,什么享受,都靠边站。在老人的世界里,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人要有敬畏心,老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善良的坚持,让我非常感动。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河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