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是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兴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500多年。
老北京原为金中都,人口最多时达30万,元灭金后,一是原城被焚,二是城内人口过多,水源严重匮乏,不得已向北另建新城,遂有元大都,后北京城基本以此为蓝本,特别是将什刹海圈入城中,从此再无缺水之虞,而大栅栏恰好在北京城南门外。
明代元兴,为弹压北方,明成祖迁都北京,但当时北京周边粮食产量不足,只能仰仗大运河自南方漕粮,或山陕粮商贩粮,故北京南门外成了山陕粮商汇集之所。八旗入关后,汉人非功不得居内城,而大栅栏距内城最近,官员为早朝方便,多在此购屋居住,大栅栏遂成官、商、艺繁盛所在。
但外地人来北京,常常感到奇怪,明明是栅栏(音乍阑),为何在北京要读成“石烂”。
一般认为,明代这里曾是皇家珊瑚库,为防盗,自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起便设栅栏,昼开夜闭,当时官话栅栏就读“石烂”。以后作为地名,保存了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称,当时经营珊瑚的多是蒙古人,而蒙语中“珊瑚”音近“沙剌”,故他们都称此地为沙剌胡同,写作大栅栏。但北京另有纱络胡同,在安定门西大街南侧,并没讹写成栅栏,可见此说不通。
还有学者认为大栅栏源自满语,清代《光绪顺天府志》中说:“沙剌即沙拉,国语谓珊瑚也。”《日下旧闻考》中也说:“舒噜,满洲语珊瑚也。旧作沙剌,今译改。”
其实,在老北京地名中,这样读音怪异的情况并不罕见。比如“打磨厂”,这里原有许多打磨铜器和石器的作坊,因而得名,但“厂”字读如“衩”,且需加儿化音。再比如“岳各庄”,本名为“要哥庄”,“要”字读“岳”的音,在华北平原是通例,后人为免麻烦,照读音径改,但这就和历史记载不同。还有今天的“鲁谷路”,原是“鲁姑村”,明代称“鲁国”,国、姑发“谷”的音,也属地方特色。
在老北京地名读音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子”音往往变成“泽”,比如锤子胡同,竟讹成“追贼胡同”,并附会李自成攻北京时,这里关帝庙中的关公显灵,亲舞大刀追杀闯王,后得知系更夫王四酗酒胡闹,乃传令将其擒拿斩首。顺治时,敕封王四为“金甲土地爷”,并建庙祭奠,这便是清代京城唯一的敕建土地庙,近代画梅高手徐国枢曾在《燕都续咏》中提及此事:“敢云神力无凭藉,却贼能胜百万军。崇德报功原不愧,分封金甲纪殊勋。”民国时雅化为“垂则胡同”,现称民康北巷。考其源,可能仅是读音不同,却搞出这么大的一番故事。
方言丰富了汉语,随着城市发展,地方特色往往会融入整体文化中,今天许多外地人都知道大栅栏正确读音,这说明,它已走出了北京文化的小圈子。
本文主要材料引自
《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