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互联网+社区” 扫手机开楼门
2015-12-21 17:16:00
 

  本报讯(记者 韩雯)如今,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百姓习惯了指尖上的生活。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了满足百姓需求,本市已启动智慧社区建设,通过整合社区管理、服务等信息,建立全覆盖、智能化的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等生活智能化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本市民政部门的调查显示,市民对智慧社区的要求包括:安全便捷(提高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创造绿色社区生活)、稳定高效(通过网格化管理打造高效社区管理)、个性多元(如我是上班族,需要订餐;我是空巢老人,需要代购;我家有病人,需要专项医疗信息推介;我家有需要照顾的人,需要实时了解他的方位状态)。对此,民政部门将通过打造社区事务一站式受理平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让居民的生活过得越加方便省事。

  据了解,目前,智慧社区建设已在和平、河西、武清等区的近30个大型居住区试点实施。作为“尝鲜”者,已经有部分居民通过一部手机或是一个机顶盒,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生活中很多事情。例如,梅江地区景观花园的居民只需在手机里安装一款社区服务终端APP,进出楼门不用卡也不用钥匙,只要手机一扫,门就能打开;通过它链接社区业主与商业、教育、健康、金融、地产等服务商,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在附近商家购物、去物业报修、“织”邻里朋友圈等,都能在家中完成。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生活、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内容,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党团服务等公共服务的办理,以及养老、家政、购物、就业、气象灾害预警等综合信息服务。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