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贵州赤水:人地和谐共护“恐龙草”
2015-12-13 14:37:41
 

  新华网贵阳12月13日电(记者李平)走进贵州赤水市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四米高的桫椤树,生长在幽密潮湿的丛林间,这一株、那一丛,甚是繁茂。这些从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伞状植物,在133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共有4.6万余株,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桫椤种群繁殖区。

  桫椤,又名恐龙草,是1.8亿年前恐龙时代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沧海桑田,恐龙虽已灭绝,但极少数的桫椤却在部分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幸存了下来。作为一种濒危的古老植物,它的幸存对研究植物起源、进化和区系有重要价值,故有“植物活化石”的美誉。

  “桫椤生长地很‘娇气’,它不能受阳光直晒,需要其他高大乔木的光线遮挡,周边湿度要大、生物多样性要好,高于35摄氏度和低于10摄氏度,它就进入休眠期,不发芽、不长高。”赤水市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洪英说,保护区内大部分为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完整,远古原始的“本底”状态,让大叶黑桫椤、粗齿黑桫椤等四个类型的桫椤树种在保护区内繁衍生存下来。

  “桫椤虽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当地保护意识较弱,人为盗伐桫椤的现象一度较为猖獗。”赤水市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业务科科长梁盛说,桫椤茎干含黄酮甙、氨基酸等成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加上其株型美观,是较好的园林树种,过去部分村民盗采桫椤做成小盆景或草药当街售卖。

  1984年,赤水市桫椤自然保护区成立后,桫椤得到了有效保护,但保护区内仍居住着110户400多名村民,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村民较为窘困的生活状况,让保护区在维持生态多样性、保持水土、促进人地和谐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为实现原住民和保护区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2004年以来,桫椤保护区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在周边村寨实施杨梅种植、蜜蜂养殖、农家乐经营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项目,让村民吃上生态饭,过生态互惠的好日子。”吴洪英说。

  居住在保护区内的元厚镇五柱峰村民穆仁刚,在保护区提供的免费种苗和技术指导下,种植了600棵杨梅和两亩猕猴桃,一年光卖水果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加上农家乐餐饮住宿的生意,一年收入10万元以上。“保护生态就是保住饭碗,现在不要说盗伐桫椤了,山上的木材我们都很少采伐。”穆仁刚说。

  养蜂大户周志富依托保护区内常年花开不断的生态优势,自养蜜蜂100箱,年收入10万多元,还带动41户村民养殖蜜蜂,户均年收入4万元。“尝到养蜂致富的甜头后,我们不仅义务护林,还在原先种植玉米的坡耕地上种起了山桂花等蜜源树种。”周志富说。

  据了解,依靠经果林、养蜂、乡村旅游等产业,保护区内的村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8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1000余亩坡耕地改种杨梅、茶叶、猕猴桃等经果林,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如今,森林覆盖率达97%、拥有3884种动植物的桫椤自然保护区,正在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人工桫椤幼苗的培植繁育、桫椤叶蜂的病虫害防治等,逐步构建起中国西南部桫椤植物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最佳繁衍栖息地。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