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打造千亿竹产业,南平应先夯实平台
2015-12-12 08:16:14
 

  编辑同志:

  近年来,南平市提出3个有希望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竹产业。但在当下,南平发展竹产业的宏图正面临瓶颈。

  一产效益不高。今年竹材价格从最高时期的900元/吨降至目前的每吨五六百元,影响了竹农经营竹山的积极性;二产后劲不足。笋竹加工企业大部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附加值不高,更重要的是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三产发展滞后。竹文化、旅游项目大都处在起步阶段,竹工艺品开发档次不高、品种不多……

  也有亮点。元力股份——国内唯一的活性炭创业板上市公司;龙泰竹业——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竹制品企业;芝星炭业——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木质活性炭企业。这几个“第一”说明了南平竹产业的实力。

  龙头示范效应明显。据悉,南平今年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共53家,其中竹产业有11家,占五分之一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方面,南平竹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另一方面则不太乐观,即竹加工企业资金压力日趋增大。南平市人大前不久调研发现,近年来,银行对南平竹企收贷、压贷现象较为普遍,竹企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部分企业收购原料所需现金不足、货款回笼困难,影响到正常生产,一些企业减产、半停产甚至停产、倒闭。

  缺资金,就需要融资平台。国家级的新三板、创业板等融资平台成为南平竹加工龙头企业的主攻目标。可资本市场挂牌毕竟门槛较高,那些中小企业怎么办?

  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是基础,但也需要包括融资在内的各种功能的平台作为支撑。

  以企业较多且资金紧张的建瓯为例。今年9月,建瓯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签约设立闽北办事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是对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重要补充,重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企业改制挂牌、对接资本市场、融资、林权交易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此外,建瓯还启动建设投资5000万元、规划面积100亩的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创新服务大楼、企业孵化基地、中试厂房、专家楼等部分组成,主要为竹产业提供产品检测、技术研发、科技金融、创业投资、专利代理、专家顾问、项目咨询、科技培训和信息化等功能服务。

  政和县竹加工企业也改变销售方式,逐步转型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建设电商平台。目前,借助政和电商孵化园良好的发展环境,祥福、茗匠、天悦、竹海炭业等13家企业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带动90%以上竹工艺品加工企业借助阿里巴巴诚信通平台扩展销售,网络销售总额超1亿元。

  宏观来看,在发展竹产业方面,南平各类融资、服务、科技创新、销售平台都有,不过因为分属不同县市,难免各自为战。对此,记者认为,南平竹产业应借鉴旅游业的大武夷思维,整合、夯实产业发展的平台基础。

  例如,积极发挥南平在林业教学、科研、应用领域的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这方面可与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联合定向培养竹产业人才队伍,或组织实施竹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计划;

  例如,依托国内首个竹材加工技术与装备成果转化基地、闽北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笋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闽北科技研究院竹产业分院等,建立闽北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竹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

  例如,打破地域限制,在产业布局上分工合作,如延平的活性炭产业、建瓯和建阳的竹产品加工、政和的竹茶盘、邵武的竹家居用品等,并加快向新型功能竹材料、竹纤维、竹工机械、竹生物医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夯实这些平台基础,南平竹产业将会走得更远。本报记者 刘辉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福建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