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 实习生 郑子愚)如果道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宝,你在路上驾驶新能源车,路面就能随时为你的车充电,这样即使跑长途也不用担心没电,更没有找充电桩的烦恼。昨天,上海交大揭晓半年来全球科技预见征集活动阶段性结果:目前已收到1450份预见提案,将从中遴选120份提案封入时间胶囊,60年后再行开启,验证它们是否实现。
在专家看来,未来路上边开车边充电,并非像以往有轨电车、无轨电车那样,需要地表轨道和架空电缆,而是采用全新概念的无线充电技术。事实上,高通公司、沃尔沃汽车等国外企业已在进行车辆无线充电实验,只不过车辆必须十分精确地停放在指定车位,并处于静止状态,有点类似目前LED灯光无线上网(LiFi)、半导体照明为手机无线充电的技术原理。
显然,静止条件下的低功率无线充电,也将逐步演进为移动条件下的大功率供电。这份科技预见提案表明,通过无线电网技术、无线信息技术和无线输电技术的结合,在道路下方埋设特殊线圈,并接入城市电网,就能将普通道路打造成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道路。当车主的电动车开启电能接收装置,就能直接从智能道路获得无线的电力输入。此时,智能路网也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随开随充、随时计费。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岱教授说,这些提案涵盖人工智能、暗物质、生物制造、意识数字化等科技前沿和尖端领域,其中中小学生发来的提案也有39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