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郭习松 吴文娟
稻壳加工成塑木、大米做成方便面、紫薯制成色素、碎米制造淀粉糖……昨日,在第十七届湖北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上,创新、高科技,让传统粮油摇身变成“高大上”。
稻壳和油菜等农作物秸秆,经过超细粉碎,再通过热压成型,生产出各种抢手的塑木型材。荆门环星塑木展台前,围满了看热闹的市民。“我们的机械设备吃进去的是废弃的稻壳,吐出的是各种各样具有环保、防水、耐腐、防虫、阻燃、循环利用等特征的塑木型材。”公司总经理陈忠庚介绍,这些废弃物经过加工后每吨可以卖到6000多元,“目前采购塑木型材的客户非常多,产品供不应求。”
变废为宝的,还有碎米。作为原料深加工制造淀粉糖,再将碎米制糖后的副产物——糖粕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深层发酵技术,生产预消化氨基酸浓缩饲用蛋白。“充分发展循环经济,把粮食加工后的副产品吃干榨尽。”湖北裕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和新说。
高科技之光,在不同领域频闪。大米、马铃薯、红薯、荞麦、玉米、小麦,湖北玖玖爱食品公司六种杂粮配比而成的方便面,拥有多项专利。“既美味,又健康,吃得放心。”市民张英说。
随着健康深入人心,小紫薯做成了大产业,加工日趋多元化。色素、紫薯泥、紫薯全粉、紫薯烘烤烘干制品、紫薯粉系列制品、速冻紫薯块、紫薯糕点、紫薯饮料等,倍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