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冯维静)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如蛛网般密布,施工队一锹不慎就可能出事。笔者从通州区市政市容委获悉,今年年底前,在通州新城地下管线及城市部件数字化管理一期建设5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绘制出地下105平方公里“毛细血管”的全图,以后各种工程的开膛剖肚可按图施工,避免险情。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各种物质的输送、调配、各种通讯信息的传输等工作,被称为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区市政设施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去年年底通州区在地下管线及城市部件数字化管理一期建设5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启动了二期建设。建设范围为东至东部发展联络线,西至通州区界,南至京哈高速,北至潞苑北大街,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电视、热力、综合管沟8类地下管线和城市部件数据普查;进一步扩展地下管线和部件数据档案数据库,扩展应用系统及系统软硬件平台,以及其他类地下管线和附属设施、三维实景等数据。此外,除市政地下管线外,还对全区范围的长输管线进行普查探测。
预计到今年年底,700公里道路、155平方公里的地下管线将实现“数字化”。届时,各种工程施工前,通过电脑搜索,就可以查阅每一种管线的材质、标高以及跟其他管线之间的间距,真正实现“地下管线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