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代尔夫特的自豪感
2015-12-08 08:15:34
 

  欧洲之旅,首站在荷兰,计划所到城市多达七座。临去之前,我着实为了解所到之地的历史及文化下了番功夫,查阅了大量资料。一幅维米尔有历史厚重感的画《代尔夫特风景》,顿然就喜欢上了。这幅画今已被人们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作之一。荷兰画家里,国人对维米尔多不了解,不似伦勃朗、梵·高二人的大名如雷贯耳。但维米尔也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乃“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一度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这一点,与成名后一直兴盛的代尔夫特市的历史大有不同。

  画中,维米尔选取了城市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场景与人们的生活态度,未经任何添加,却赋予了画面以超验的意味。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包容着深邃的多样性,通过简单的屋顶、塔楼、教堂、民宅、阳光照耀的房屋和阴影笼罩的建筑,显示出其中暗含的纷繁复杂。头顶是辽远的苍穹,乌云正在散去,我们几乎能看见明亮的蓝天在一点点扩大。船停泊在岸边,码头上几个微小的人影表现得也很生动。画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障碍,仿佛正在观画的人,略微一抬步,就能走进那座城市。

  自艾德市往鹿特丹,我们中间经停在了代尔夫特,天降微雨,不多时即停。代尔夫特果然如同这幅画,古老的运河美景、拱形的石桥、宁静的田园,以及美丽的市集广场,依然成就着这座荷兰最美小城。于记忆中我多次反观这幅画,在一定角度上,这幅画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几乎就是这座城市的地貌图。我真切感觉到了维米尔非但没有杜撰,也并未夸张,只是做了一番忠实的叙述。

  此刻,我进入了这座城,也就进入了这幅画。

  荷兰在16世纪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政治独立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17世纪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世界头号殖民国家。那是荷兰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代尔夫特,是个只有23000人的小城市,却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虽逊色于阿姆斯特丹等世界性的通都大邑和人文荟萃之地,但也相当繁荣、富足。因居住着较多华侨华人,还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城”。这都因为一个深层次原因,这里有最负盛名的荷兰国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代尔夫特蓝陶。

  16世纪,伴随着荷兰的独立,原先在安特卫普的技艺高超的陶器工匠们,也纷纷从西班牙的恐怖统治中逃往代尔夫特和哈勒姆这样的荷兰小镇定居下来。在那里他们开始生产厨房或壁炉用的墙砖,之后渐渐形成了荷兰人自己的艺术理念。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荷兰皇宫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镇订购青花瓷和白瓷9.6万件,过量的花费负担及对特色的追求心理,使国王由此萌生了仿制景德镇瓷器的念头。17世纪早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带回了大量中国精致的青花瓷器,在白色胎体上装饰蓝色花纹的中国陶瓷在当时的荷兰极受欢迎,给传统的马略尔卡陶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制陶工匠纷纷开始模仿这一工艺,生产饰以圣经故事等图案的瓷器来维持生计。1610年左右,荷兰皇宫也追随了这一潮流,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利用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千方百计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来的白瓷釉和青花颜料,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终于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1630年,代尔夫特陶工根据南京瓷塔彩色瓷砖的启发,生产彩色陶砖,用白陶砖拼成长方形,绘画梅花、牡丹、狮子等图案,供欧洲各国皇宫建筑宫殿。1647至1665年,中国明末清初战争期间,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从广州运到荷兰的瓷器大大减少。为满足市场需要,代尔夫特皇家陶瓷厂大量仿制中国青花瓷,发展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青花白陶器),外形极像中国式青花瓷,除了供皇宫使用,还大量供应欧洲市场。

  18世纪,中国景德镇的工业文明传入欧洲,代尔夫特瓷工掌握了瓷土中添加氧化铝较高高岭土的奥妙,逐步制成1170℃高温烧成的青花瓷,该市陶瓷工业步入新的境界。虽然代尔夫特蓝陶源自于对中国青花瓷的模仿,但却独具一格。从实质上而言,荷兰的蓝陶是陶器,而中国的青花瓷是瓷器。代尔夫特蓝陶与中国青花瓷相较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蓝色,可以变幻出千万种不同的层次。因此,画师可以在陶器纯白的底色上非常完美地表现出明暗,实现空间与体积的塑造,再现出油画的效果。

  这样的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荷兰是旅欧的头一站,虽不方便多带,在一间中国元素较多的陶瓷店里,我还是精心挑选了几样。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