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法律让孝心归来
2015-12-04 08:00:00
 

  原标题:法律让孝心归来

  朱乃洲

  不久前的一天,村里的王三两口子把90多岁瘫痪在床的王老太接到自己家里生活了,还一把屎一把尿地服侍王老太。

  王老太有三个儿子,王大和王三是农民,王二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到离家乡几千里外的地方工作。王家兄弟的父亲去世早,王二又不在家,王老太实际上就跟王大和王三一起过日子。按照当地风俗,老人一般都跟小儿子过,所以,王老太大多时候都住在王三家。

  有一年,在外地工作的王二回家来探亲,探亲的时候还带回来一台价值三千多块钱的彩色电视机。上世纪九十年代,彩电在农村还是稀奇的东西。王二想,彩电是送给母亲看的,母亲住在王三家里,这彩电当然就放在王三家。于是,王二便把彩电放在母亲的房间。王三的家人沾母亲的光,每天晚上,全家人都坐到母亲的房间里看电视。有时,王大的家人也来看电视,一家人常常边看电视边聊天,欢声笑语不断。

  过了两三年,到了王老太70岁的生日。在吃饭的时候,王家的一位大姑父就借着酒兴说:“王二带回来的那台电视机应该放到王大家里,因为王大的儿子是王老太正宗的孙子,而王三的儿子是抱养的,王老太平时也不看多少电视,就应该将电视送给嫡亲大孙子。”

  亲戚们一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王老太竟听到心里去了。过了几天,真的让王大将那电视机搬过去。王三老婆越想越气,她就把王老太也撵到了王大家去住,而且连口粮和零花钱也不给了。村干部找王三两口子,要他们尽赡养义务,王三老婆说:“你们跟王大、王二去说吧,我们什么好处都没得到,还尽什么赡养义务!”

  时间一晃20多年,王老太也就在王大家生活了20多年,基本跟王三家没有什么来往。这期间,王老太的腿脚还灵便,还能洗衣做饭,经济上又有在外工作的王二资助,所以王大家也没有因为照应王老太而操太多的心。

  也是这期间,王三家那个抱养来的儿子王大龙考上了一所大学的法学专业。有一回过年,王大龙跟父母说:“爸、妈,为什么奶奶一直在大伯家生活呢?怎么不把她接到我们家生活一段日子呢?你们不也是奶奶的儿子媳妇吗?”

  王三老婆说:“以前你奶奶对大伯家好对我们不好,当然就该你大伯家服侍了。”

  王大龙说:“这怎么能没有你们的事情呢?法律上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即使以前奶奶真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推脱不了的。如果奶奶到法院告你们,你们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再说,谁都有年老的时候,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老了又生了病,我也不管不问,你们会怎么看呢?”

  王三和老婆听了儿子这样说,心里觉得很惭愧。几天过后,王三两口子主动来到王大家把王老太接到自己家里。他们还和王大两口子约定,王老太由两家轮流照应,王二经济上给点帮助就行。

  (作者系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宏丰村四组农民)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农民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