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父子两代的冷暖创业路
2015-12-03 08:51:05
 

  “是这个时代成就了我。”从一个刚毕业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从一个校区的教育“新丁”到4家校区连锁、直营的教育品牌,过去的五年里,天津小伙张阳收获了累累的创业硕果。

  为创业者搭台助力,让创业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本市累计组织22万人参加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增就业230多万人。

  走进龙之风采私塾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张阳正在课堂上和小朋友互动。这个由他和父亲两代人共同打造的创业项目经历了每个创业者必经的跌宕起伏:“2003年,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父亲走上创业路。那时,创业门槛相对较高,各项创业的扶持政策也不多,仅起营业执照、验资就跑了十几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说起这段历程,张阳娓娓道来。没有市场推广、没有市场营销,公司小,招人难,“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校区,雇讲师也很费劲。到后来,刚上大学的我也开始兼职讲课,就这样算上我跟我父亲也只有5名职工。”上课、招生父子齐上阵,最多的时候张阳一天要上8堂课,还要大街小巷自己跑着推介项目,那时的尴尬至今记忆犹新。有限的资金投入,也让创业项目的发展受到局限,没有创业贷款的扶植,银行资金政策门槛又高,找生源、建场地、买设备、校区装修……资金成了大问题。

  2012年,大学毕业的张阳放弃公务员考试的面试机会,开始接手公司运营。第一步就是组建运营团队,大量的市场推广和宣传需要资金的注入。这一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创业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等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张阳享受到了一共13万余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用这13万余元,组建了营销团队,印了不少宣传品,还在报纸、百度的平台作了推广。品牌知名度打上去了,招来更多优质的客户和生源,企业发展更快了。”这成为张阳创业历程的转机。第二年,校区的生源就基本饱和了,他又在鼓楼地区以租代买开辟了另一个校区。

  随着全市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多,创业门槛也一步步降低。张阳大胆地开创了和私塾教育相关的另外两个创业项目,完善公司产业链。再次踏上新的创业征程,张阳深切地感受到了创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个过程流程就非常简化了,也不用验资报告、提前垫资占压资金,项目申请一周时间就完事,企业很快投入了正常运营。”(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去年,龙之风采私塾大理道校区筹备运行。而创业扶持政策接踵而来,让装修、人力成本增加等新的困难迎刃而解:“因为我们做的是教育产品研发的项目,拿到了4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市里出台了新政策,28个老师里超过一半都享受到了五险一金和岗位补贴。我们还享受到了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政策一年比一年更好,企业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

  短短几年时间,张阳将父亲手中艰难运行的创业项目经营得风生水起。目前,张阳已经筹备了第四家分校区的开业运行,公司由一家校区发展到4家校区,形成了连锁、直营的教育品牌,带动就业近50人,全年营业总收入700万元左右。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本市多措并举,促进大众创新创业,今年1到10月份,全市新增就业40.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4%。创业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引擎。市人力社保局就业处副处长高志强介绍:“‘十二五’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将大学生创业扶持期限延展为毕业前2年和毕业后5年,累计组织22万人参加创业培训,对12万人进行了创业能力测评。加大创业贷款力度,2014年,发放小额贷款3.46亿元,是2013年的3.3倍,今年1到10月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5亿元,同比增长110%。‘十二五’以来全市新增就业已经达到231万人。”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