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该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有效地开展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项目,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改造、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与改造、人员培训、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以推动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效果显著,成果突出。“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主推吉林特色农产品,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双十一”活动中,成交金额约2300万元,成交25.7万件,比去年增长64%,可见农村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与肯定。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快速的发展并不能掩盖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意识问题、人才问题及品牌问题。
吉林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意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县(乡、村)机关干部的意识,二是村民的意识。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使得该领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已形成,他们已接受电子商务这种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识问题主要指的是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意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需要培养县(乡、村)机关干部的电子商务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县(乡、村)领导干部意识到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时,他们将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实实在在地全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速度,推动其快速发展,而不是把它当成政绩来抓。要培养村民的互联网意识,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村民对电子商务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电子商务对自己经济收入的影响,当他们的意识发生了转变,并掌握了电子商务相关基础技能后,就能够将吉林省优质农产品在网络上进行销售,既增加了个人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发展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人才,要想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人才不可或缺。由于工作地点大部分位于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小城市、县城或农村,这样的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再加上薪资待遇偏低,因此很难吸引电子商务人才到吉林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笔者认为一是可以针对我省想通过电子商务创业的村民进行各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店铺建设与运营的技能培训,使这些人有能力自己经营网店,增加收入,实现创业梦想,即在农村内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二是政策上鼓励并扶持、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让从我省走出去的青年,如外出打工的青年、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即人才回流,既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又在农村电子商务这个未来发展极其被看好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三是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优厚的条件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端的电子商务人才到我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即引进外来人才。
消费者在潜意识里非常注重品牌,因为好口碑的品牌往往意味着好的质量。我省农村电子商务还没有形成品牌。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主导建立网络销售农产品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开发或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农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利用物联网实现对农产品的溯源,让消费者对我省农产品的质量放心,积累信誉度。上述措施将会使我省农产品形成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效应,带来品牌效益,带动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