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河南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
2015-12-01 11:41:47
 

  新华网郑州12月1日电(记者双瑞)牵着10岁女儿漫步在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陕西游客李杨已是第三次到河南开封旅游。他说,开封曾被当成世界城市没落的例子,但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使这座古都焕发出“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神采,吸引人一看再看。

  过去,媒体曾对开封历史上的繁华与现代的没落有过报道,兴衰之叹触痛了当地人的心。这座有2700年城市史、北宋时达到巅峰的八朝古都,在现代发展中落伍了。

  近几年,开封逐渐将传统文化视为城市竞争力的内核,借助创意把沉睡的文化资源与市场衔接,探索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融合共通之路。

  一本《东京梦华录》,一幅《清明上河图》,衍生出一城宋韵。随着近千亿资金涌入开封文化产业,日益拉长的“文商旅”产业链不断更新城市。仅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内,2014年营业收入就达112亿元,利润25.6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成为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激活现代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的鲜活样本。

  不仅在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思维对于乡村文明的传承同样重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衰落的村庄一样,曾经村舍破败,荒草围村,一半村民外出打工。

  “穷得不像样子,2300人的村庄,在家的不到1000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郝堂村村委会主任胡静介绍,由于地处山区,人均耕地才九分,一亩地年收入不到两百元,村里空心化严重,一度面临消失。

  2009年,与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以新换旧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不同,郝堂走上了再生之路,注重乡村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乡村生态的修复,目标是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

  “一个没有大树、水系的村子还能叫农村吗?”郝堂的设计者之一、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创始人孙君主张,农村要保留乡土味儿,适合农民生产生活,而不能建成山寨城市或城市公园。

  完成村庄小流域水系、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治理后,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村民对住房稍加改造,形成有青砖楼、马头墙元素的豫南风格民居。同时成立养老合作社,以农民普遍关心的养老唤醒人心凝聚,这成为郝堂发展的“心脏”。

  借助合作社的资金平台和有文化底蕴的乡村优美环境,郝堂相继开了四五十家农家乐,旅游开发也使农副产品的身价水涨船高,村民人均收入已过万元。目前,这里常住人口约2500人,除了打工返乡的村民,还有前来就业创业的外地人。昔日民生凋敝的小村庄,成了“美丽乡村”的典范。

  当洛阳龙门石窟以“互联网+智慧景区”的角色上线运营时,以往“居庙堂之高”的传统文化机构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大提升游客的互动体验,还活化了历史文化资源。

  “洛阳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但现存文物和都城遗址大都处于静态、孤立运作阶段,旅游观赏性、体验性差,游客很难从中领会深厚的文化内涵。”洛阳市委政研室课题组一名负责人说,如何把无形的、沉默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可理解的、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互联网+”是很好的工具。

  被注入互联网基因后,龙门石窟旅游从“人工”迈向“智能”,购票从“线下”到“线上”,游园从“观光”到“体验”,管理从“大众”到“个性”。上线短短20日内,超过13000人次游客通过微信购票,平均每天12万人次点播体验智能语音讲解。

  通过手机体验“360°全景洞窟”、“拜卢舍那上心香”等龙门智慧景区的互动体验项目后,大学生余辉难掩兴奋。他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成就,“否则就不会有这样奇妙的体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